汪曾祺写作受沈从文影响:尽量写得朴素才真实--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汪曾祺写作受沈从文影响:尽量写得朴素才真实

军辉

2013年08月05日10:36    来源:新商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汪曾祺写作受沈从文影响:尽量写得朴素才真实

一个人的成长总归离不开他的原生家庭和后天教育

汪曾祺文字里传达出的那种本真热情,包括他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与他的家世传承以及后来在西南联大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祖父汪嘉勋功名路上受挫后,就开始经营家中产业,除了有千亩田地,还有两家药铺。家境的优越让汪曾祺自小衣食无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被当做“惯宝宝”养大的。

父亲汪菊生是个乡间的雅士,会刻图章,会画写意花卉,还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最关键的是,这是个有生活情趣的父亲。春天里,他会带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他用玻璃做成水晶球让孩子们养金铃子,还做荷花灯、西瓜灯,孩子们在灯里点上蜡烛,穿街过巷,惹得邻居的孩子羡慕得很。这又是位特别懂得爱的父亲。汪曾祺在昆明上大学时,这位父亲把河虾剁成米粒大小,掺以小酱瓜丁,入温油炸透,做成“虾松”,用玻璃纸包了一小包,放进信封寄给汪曾祺。

父亲为人的随和、对名利的淡泊、对生活情致的追求,怎能不对儿子产生影响?

如果说家世传承奠定了汪曾的祺审美底色,那么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生涯,则奠定了他在写作上的价值取向。

回忆西南联大生活,汪曾祺特别提到一本《大一国文》。他特别喜欢里面的《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功利的生活态度,接近庄子思想的率性自然的儒家思想对联大学生有相当深广的潜在影响,其中也包括他。

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他遇到了在写作上给了他很深影响的沈从文先生。有一次,汪曾祺写了篇小说,自以为对话写得非常漂亮。沈先生却对他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汪曾祺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这样才真实”。沈从文常说的那句“要贴到人物来写”也让汪曾祺受益匪浅。日后,在谈起写作话题时,汪曾祺说,“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关于汪曾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风的评价甚为妥帖,“他总在可能的限度内生活、写作,绝不试图‘超越自我’。晚年得大名,邀访求序络绎于途,他似乎都不大拒绝。这浪费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不过他本就对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不大上心。也许可以慨叹他的‘未尽才’,但也正是这份难得的‘无大志’,造就了其作品的落拓不羁、清雅绝俗,也决定其必可传。 ”

(责编:温静、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