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张大春周华健谈“江湖”: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古珺姝

2013年11月27日07:50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张大春&周华健:“江湖”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上周上演的“《江湖》万人鉴赏会”,幕后会聚了各行业的著名艺术创作者。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述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的场面至今为人称道,千百年后,歌手周华健与作家张大春集结各行业能士共同打造的新专辑《江湖》,则再现了彼时的“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11月20日晚,别具一格的“周华健+张大春音乐本事《江湖》万人鉴赏会”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揭开面纱,而两人也接受了新京报独家专访,就这场跨界合作展开对话。谈笑间,足以透析出二人独辟蹊径、抛砖引玉的野心。下周五,这张《江湖》将正式面世,套用王羲之的那句话,大概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专辑”吧。

  张大春

  所谓“混江湖”,比如在职场上、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每天就是在出入江湖。我们只是借用一个古老的、没办法定义的词汇,去发掘人和人那种微妙的关系,一种“利他”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怎样帮助别人,这也就引出了“侠”的概念。

  周华健

  比如你跟父母就是一个江湖,今天告诉老人家各种身边事,他们便突然变成需要你照顾的小孩。再比如,上班等巴士,公车上也是一个江湖。等你走到菜市场,便进入了另一个江湖,一毛钱跟你辩到底,也许会因为两块钱吵架。

  精英之交

  被周华健的歌“洗脑”最多

  周华健: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我们在滚石办公室就有过接触,那时我还是李宗盛的制作助理。

  张大春:是的。后来你就变成大歌星,我变成了你的歌迷。(笑)

  周华健:对歌手,有个“五年魔咒”“四张唱片瓶颈”的说法,我不知道作家有没有这个困扰。

  张大春:作家每天都是瓶颈。

  周华健:哈,各行各业都会有。我的团队也在想,周华健还要做什么、还能做什么?遇到《江湖》是一件很痛快的事,这个过程中,我们试图找各行精英,大家一并将它经营成一件可以令人激动的好事。我前段时间总说这次可以退休了,因为我真的做了一张很有血有肉的唱片。当然,可能第二天就又复出了。(笑)

  张大春:我在电台《张大春泡新闻》里常常会播你的歌。比如某明星离婚,我会播《明天我要嫁给你》,言外之意是“今天不要嫁给你”。我最早会唱的你的歌是《花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早上起来,如果哼一段旋律,你就会恨死这个旋律,因为丢不掉,甚至午饭时还在。

  周华健:魔音。

  张大春:在这方面,我脑子里出现得最多的就是你的歌。

  缘起水浒

  《江湖》概念来自吴兴国的剧

  周华健:做《江湖》这张唱片的经历很特别,此前没人做过这样的唱片,甚至市场上没有类似的作品。发布会被改造成“万人鉴赏会”,也不按常理出牌。很多人跟我讲,这是发布会吗?该怎么定义它?我想,看到什么是什么,不用定义了。

  张大春:没错。记得2006年、2007年时,我们一起介入了一个工作,吴兴国的《水浒108》。从《水浒108—上梁山》《水浒108—忠义堂》到《水浒108—荡寇志》,三部曲一直跟下来。记得在“上梁山”“忠义堂”的酝酿过程中,你最早延伸了这张专辑的概念,让原来五六首基本成型的作品更丰富,后来就有了《江湖》这样一个概念。

  周华健:对,是吴兴国老师把我们聚在一起。他在戏剧的探索方面一直蛮大胆的,还曾经把莎式戏剧与京剧结合。我跟他私下有过交集,以朋友的身份。突然有一天,电话响了……

  张大春:吴兴国找我、找你,一听我就兴奋了,因为我看好你。“水浒108”这个剧70%是唱的,而70%里大概又有30%是你做的音乐,找到了一种如何利用摇滚、民谣等几个形式与传统京剧唱腔融合的节点。

  咬文嚼字

  歌词让我进一步了解汉语之美

  周华健:每次收到你寄过来的歌词,我都很头痛,也很兴奋。这个感觉很微妙。因为不可能天天碰面,电脑打开,歌词来了,先看一看,第一反应多是“你又整我。我一定要把这关过了。”(张大春笑)基本上都是靠着这种意志挺过来的。

  张大春:这张唱片的歌词绝大部分是白话文,但诸如(使用)四字成语,我们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隐藏着的文言文。的确引用了一些《水浒传》、“竹林七贤”等方面的典故,但我的词,无论是咬字、节奏,对作曲的人来说也许就成了难题。

  周华健:磨合过程中,我曾有过两次“撞墙期”,两首歌都差不多花了我六个月的时间。一曲是《泼墨》,两页纸,密密麻麻,看到崩溃;另一首是《金缕曲》,收到时因为放假,就带到美国去发挥。当时每天都和一个小录音机别在房间里。

  张大春:《金缕曲》是词牌名,灵感源自于清代的纳兰性德,这首歌也源于三年前我给你写的一封信。那封信你一直没看,如今又被重新拿出来,很有趣。

  周华健:有一天看着歌词,突然想到,原来一句可以重复唱两次,加个SOLO,再进入最后两句,就成了。《泼墨》后半段,那一系列的“皴”让我很挠头,我大概一个月还没头绪。某天下午,我记得很清楚,是星期天,三四点时在家看到电视新闻,不知为何,有一段佛教音乐进入……我一下子从圈套里跳出来,拿起录音机马上记起来,随后就跑到公司录音了。

  张大春:说到这里,想到你也改动过我的歌词,有几处很妙。《泼墨》这首,你提供的想法,名词与名词排列,撞击在一起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身在梁山》“嘿哟嘿哟”那段我原来写得不好唱,被改得也很不错;还有那首《一年三百六十醉》,原句“吞感慨,干杯酒”被你改为“借一宿,干杯酒”,实在很妙,多了些意境的东西在里面。

  周华健:读你的词,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汉语的文字之美。像《离别赋》其中的一句“远山眉,双瞳水”,原来描写的并非景色,而是人,画面由你自己去想象、去解读,一定美得不得了。从前觉得英文有那么多不懂的地方,现在回头发现,中文也是一样,要多读一点。

  我在家与小孩玩接龙,常常被他们陷害。我说,请君入瓮,他说,瓮中之鳖,就没了。(笑)诸如“江湖”“侠义”“刀下留人”,这些如何找到英文对应翻译,就很值得思考。前两者我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而“刀下留人”我选用了简单快捷的“STOP”,哈。

  ■ 互动设计

  皴 cūn

  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

  一定要自己找出那个假的

  张大春:《泼墨》后半段罗列了各种“皴”法,古书里、网络上,经过筛选与过滤,我最后只找到35个,但歌词走两段,必须有36个,所以,抱歉了,我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来:伪造。

  周华健:没错。但这是哪一个,我们不会公开,一定要你们自己去找。当初我们为了猜是哪一个,打赌差不多输了四千多台币呢。

  张大春:要捏造得很像,又不能太像。如果你用搜索引擎一个一个找,也许会发现的。如果真的花费那么多力气去研究的话,那么对“皴”法一定会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了。

  ■ 华健所说的“精英”们

  艺术总监:陈奕仁(知名MV、广告导演)

  平面设计:萧青阳(首位入围格莱美唱片包装奖的亚洲设计师)

  书法题字:周良敦(台湾著名书法大师)

  鉴赏会总导演:陈镇川(资深娱乐全才,以舞台视觉的华丽及创新见长)

  鉴赏会影像统筹:黄心健(台湾著名新媒体艺术家)

  鉴赏会动画制作:王世伟(曾入围过金马奖最佳视觉特效、参加海外影展)

  鉴赏会京剧指导:刘光桐(擅长结合传统京戏技艺与现代表演艺术)

  采写/新京报记者 古珺姝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