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老有所依"被评赵宝刚最接地气作品 哀而不伤的良心剧

2013年12月01日15:20    来源:扬子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老有所依》:哀而不伤的良心剧

  《老有所依》剧照。

  中国有了长篇连续剧的那天,赵宝刚就已是一名光荣的电视工作者:在1985年的28集电视剧《四世同堂》里,他演了汉奸祁瑞丰。在过去近30年时间里,赵宝刚与电视剧艺术和产业共成长,出自他手的经典作品数量之多,业界无人能出其右。

  如今的这部《老有所依》是他近年最接地气的作品,所有的场景、事件和话题照着老百姓的日常遭际来,一个实际问题接着另一个实际问题。也是他最质朴无华的作品,偶像元素一概不要,浪漫场景尽数去除,骗人的小魔术一律不使,上来就直刺家庭盲点和社会病灶,用写实的力量碰撞人心。谁都知道,老年题材天然和收视率不亲近,而用影视作品“逼迫”观众反躬自省,是冯小刚都做不到的事(《一九四二》票房未达预期),可是赵宝刚还是做了:《老有所依》虽然含蓄,却毫不手软地把养老问题杵到眼前。

  剧中的人物有原型,诸多主创人员把自家的事打散放了进去。但剧中的人物也是概念化的,我这里说的“概念化”无贬义,而是说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戏剧功能,探讨养老问题的不同侧面。人老了以后,不仅是身体机能下降,记忆功能衰退,也会丧失谋生的能力,更增添人生尽头濒临的孤独。因而,老年人遇到的问题是全方位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也是各有侧重。

  吕中扮演的方琼代言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她身体好,不缺钱,当了一辈子领导,儿女们都有出息,按说该是岁月静好,晚景幸福吧?偏偏不是,她是剧中最“作”的那个老人。先是猪油蒙了心买假药,腰包渐瘪终不悔。后来又得“大病恐惧症”,恨不得一天到晚泡在医院,住在医学仪器上不下来。她的儿女们痛心她年轻时的精明强干不见了,其实她只是精神空虚,心灵寂寞,老想找个人倾吐衷肠,打发无尽的闲暇时光。我们得承认,饱经沧桑未必就头脑清醒,英雄迟暮可能脆弱如草,老人和孩子一样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呵护,可是壮年人往往能接受孩子的少不更事,却不肯接纳父母的“返老还童”,这是“灯下黑”的大问题。

  江木兰(刘涛)的父亲江开国(马迎春)和爷爷江多福(苏廷石)代言老年人的经济需求。经济无忧的时候,爷俩在安徽老家过着平静的日子。可是他们卷入诈骗事件,一夜之间流落街头,不得不投靠北京的木兰。

  江开国后来眼睛半瞎,江多福后来老年痴呆,他们还代言了老年人的身体需求,而更极端的一个例子是吕希(张铎)瘫痪在床的母亲。这是养老问题中最尖锐的一支,当长辈年华老去,小辈们处在事业当口,有些身份的要承担责任,没有地位的要打拼赚钱,再要照顾倒卧床上的老人,立刻腹背受敌,手忙脚乱。没有人能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而昂贵的人力成本和不古的世道人心又使得找个好保姆比大海捞针还难。可以说,伺候失能老人和乱动老人(老年痴呆),在家庭范围内是无解之题。

  不是还有社会养老吗?可是我们身处一个公共投入严重欠账的时代,从机构到个人都热衷于赢利性项目,公益性养老院的数量和质量都堪称惨淡。老年人的精神抚慰和经济需求还不是最难办的,日常起居和看病才是日复一日的挠头功课。《老有所依》从年轻人的视角切入问题,江木兰、雷颂华(刘蓓)和余淼(乔振宇)各领一线,把长辈的困境和小辈的尴尬层层展开。因为直面现实,时有被刺痛的感觉。因为温暖的气流包裹,倒也不至于沉入绝望的死海。戏到中段,编导开始给答案,送解药,用相对温情的故事解开养老的一团乱麻。电视剧里做到了,现实中能否做到?至少,看了这部剧都会有所触动,而心有所动是改变的开始。总的来说,在浮躁已成潮流的电视业界,只有赵宝刚敢于触碰这个沉重到可能影响收视的题材(现在看来收视还相当不错),“年度良心剧”的定语毫不为过。李星文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