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无人区》搁浅4年上映 宁浩:20万请徐峥拍半年

王振国

2013年12月07日09:57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宁浩:20万请徐峥拍了半年

  导演宁浩(右)在给演员徐峥(左)说戏。

  《无人区》搁浅4年上映两天收回成本

  4年前的宁浩肯定没有想到,《无人区》的主角徐峥后来成了中国内地票房最高导演,他再不可能像当年那样用20万的价格请徐峥拍戏,黄渤也成了30亿票房影帝;宁浩更没有想到,自己会说出放弃电影改行拍广告这样的话,后来又改口说那只是一句玩笑。

  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在唯票房论的市场上,没有人愿意冒险做这种电影:风格又狠又黑,主角几乎死光的结局惊世骇俗。但是,宁浩还是舍弃轻松的“疯狂系列”,拍出了口味略重但让人看得很HIGH的《无人区》。

  12月3日《无人区》上映之后,在一两天之内就收回了成本。宁浩在接受采访时,用命运的偶然来解释这神奇的一切:“感觉就像收拾家里突然捡到了一张存折,白捞着了,还带利息。”

  本报记者 王振国

  虚构故事,后来发现还有点思想

  《无人区》的主角是一名律师,在西北的一次办案经历,让他陷入危险的境地。影片上映后出现各种解读,但宁浩说,自己最初只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什么“人性”、“思想”都是后来才发现的。

  广州日报:你强调《无人区》不是一部喜剧片,但影片中还是有很多黑色幽默的地方。

  宁浩:黑色幽默是设置型喜剧,不是表演型喜剧。严格地说,《无人区》属于荒诞剧的范畴。黑色幽默建立在对死亡和人性阴暗面的嘲讽上,属于比较狠的一种东西,又狠又黑。《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里面的幽默不是黑色的而是灰色的。

  广州日报:影片公映后出现了各种解读,你自己本来想表达的是什么?

  宁浩:最开始我就是编了个有趣的、挺好玩的故事,后来自己看了才觉得,哟,这故事原来还装了点思想在里头,原来里面讲的是人性,好吧。

  广州日报:无人区里一桶油卖到1500元高价,还美其名曰“捆绑经营”,电影里有多少是真事?

  宁浩:首先《无人区》是个寓言故事。故事真实与现实真实也是两回事,严格地说,我不需要这个故事有现实的真实。这个电影其实就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是从寓言当中讲道理的一部电影。

  广州日报:对于影片的结尾,你的解读是什么?

  宁浩:我想说的是,经过了电影里一系列的黑暗,一系列的牺牲之后,这一切是不是有意义的?有没有一点值得他们去这么做的理由?让余男扮演的这部片子里一直在说谎的女人变得不再说谎,这有没有价值?

  因为太熟,所以老请徐峥黄渤演戏

  从《疯狂的石头》起,宁浩和黄渤、徐峥构成了一个铁三角。不过,现在请徐峥演戏,可不是4年前20万元拍半年那个价儿了。

  广州日报:能不能点评一下片中演员的表演?

  宁浩:每个人的表演都很准确。黄渤做到了不是自己,他以前总是小可爱,现在有个大牌演员的样子。徐峥那个角色的难度最大。我觉得在中国能完成这样难度表演的演员只有他一个。徐峥以前演戏是表现主义的,但这次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品,对他来说是个有技巧的展现。

  广州日报:你不太爱用大牌演员?

  宁浩:当时在我心中他们就是大牌,今天只是得到了尊重,我觉得我当时的选择没错。

  广州日报:这么多年你的电影班底一直很固定。

  宁浩: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他原因就是性情比较相近,我们的年纪也差不多。我和徐峥、黄渤之前住得很近,差不多都是邻居。我这人懒,人和人的沟通与合作是有成本的,跟不熟的人合作需要沟通成本,既然磨合好了,也不用没事老换了。

  广州日报:现在徐峥、黄渤再跟你合作拍片的话,会加价吗?

  宁浩:这个不是加不加价的问题。过去拍电影是赔本赚吆喝,演员的薪酬太低。《无人区》时徐峥是20万元拍了小半年时间。你在公司打工的话,做到中层了也能拿到20万元吧?过去电影业低迷,还有很多演员是不收薪酬来拍片的,我当导演拍前3部电影也是一分钱拿不到。这是不正常的,正常的情况应该是让大家都能挣到钱。

  《无人区》的命运存在过度解读

  在宁浩看来,电影的命运只是外围的东西,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过度解读。《无人区》被延期,对他后来拍什么电影的选择上并没有影响,他也没有从来“妥协”过。

  广州日报:很多人说《无人区》的延期上映,让你妥协,所以才拍了一部《黄金大劫案》。

  宁浩:用“妥协”来理解这种转变,就显得太简单了。《黄金大劫案》也是我想拍的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有很多层面。我从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电影作者,一个姜文老师那样的艺术家,而是想做一个职业导演,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都愿意去试试。

  广州日报:影片的删剪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支离破碎,还是很完整,能不能说一下删剪了多少?

  宁浩:电影做调整,不是做数学题,不是像大家想象得那样,把一、三、五段拿掉就行了。创作更像是化学,我更多地考虑如何把主题清晰化,如何平衡地展示人性的善与恶,涉及音乐、节奏等感受性比较强的因素。

  广州日报:现在的电影市场跟4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是不是觉得《无人区》在这4年里增值了?

  宁浩:这4年市场的变化很复杂,观影人群结构变化也很大,4年间银幕数从4千块增长到1万7千块。增加的银幕大部分不是在一线城市,而是在二、三线城市,他们以前主要的娱乐方式不是看电影,相当多的观众是新观众,他们对电影的要求又不一样。我记得我还是新观众的时候,判断一部电影好不好的标准是“打不打”、“动不动”。文艺片?不看。

(责编:陈苑、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