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观察体制化、商业化、庸俗化日益严重的文坛,发现在京城(及个别省市)活跃着一批所谓主流评论家(或称品牌评论家),这些主流品牌评论家,大都在文化部门身居要职(或曾经身居要职)或在名牌大学现任教授(或即将担任教授),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刚出道时确实写过一些有影响、有价值的文章,有的人甚至出手不凡,对文坛大有贡献,是资深的老评论家,获得过较大声誉,但是,随着文坛的变异和蜕化,这些人也跟风趋时在变化,他们正逐渐失去往日的锐气和正气,心安理得地享受体制给予他们的种种优待和主流媒体赏给他们的种种殊荣,已成为利益共同体的变相代言人了。
这些主流评论家虽无掌控乾坤,一手遮天的奇能,但却有手眼通天、呼风唤雨的本领。他们在文坛位居要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几乎所有的所谓“作品研讨会”上,都有他们意气风发的身影,都有他们侃侃而谈,指手画脚的声音,他们的谈话或评论文字,几乎覆盖了各地的媒体。至于他们发表的谈话或文字是否真实,是否合乎客观实际,是否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否经得起推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认为,无论是作家或评论家,心正则笔正,理正则言顺,心不正则笔不正,理不正则言不顺,评论家下笔成文尤其如此。一些所谓主流评论家,都是智商、情商极高的“人精”(却并非什么人杰),他们并非缺乏明辨是非的智慧,并不缺乏欣赏文学作品的文学才能和美学判断力,他们渴望成为文坛权威和雄主,却缺乏评论家最为珍贵的胆识和风骨,缺乏对客观事实的尊重,缺乏对文学的真诚,缺乏对历史的敬畏,缺乏对节操的坚守。因此,他们开口发言,下笔成文总是以利当先,而不是以义当先,他们习惯于适应体制要求的驱遣,习惯于利害得失的权衡,习惯于说假话,说套话,习惯于趋时趋势,明哲保身,习惯于唱赞歌,献媚眼,习惯于信口开河。
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价值观念混乱、精神领域无序失范的对应产物。除了权力和资本的共同支持外,一些主流评论家和主流媒体推波助澜也是重要的原因。
白烨在《文学报》“特约撰稿”谈话中不得不承认:“总体来看,在当下的文学批评领域里,仍然很难做到‘实话实说’,这是文学批评中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的造成,也不是单方面的。”当然不是单方面的,这和文坛恶劣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关,但是批评家丧失艺术品格和操守却是关键所在。(余开伟)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