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清代刻本"真修宝卷"现常州 多用民间白话方言(图)

马奔

2014年05月06日08:45    来源:扬子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清代刻本"真修宝卷"现常州 多用民间白话方言(图)

  宝卷

  近日,一本刻于清道光12年(1832)的常州宝卷刻本《真修宝卷》在常武地区民间发现,收藏者为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据悉这是常州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本刻印本宝卷,对于常州的出版史、文化史、宗教史和宝卷史及方言文化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该《真修宝卷》为竹纸印刷,线装一册,共101双页,约2.6万字。卷长24厘米,宽15厘米,每页9行,满行18字。扉页书名楷体《真修宝卷》4个大字,扉页左下角印有小楷体地址书号书价:“江苏常州惠民桥西首清秘阁书坊刷印装订,每本工料实价大钱六十文”。

  据了解,惠民桥是常州城一座古桥,现已湮没,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惠民桥地区却是常州城最为繁华的地段,清秘阁书坊,应为当时的一座有图书印刷功能的私人书店。这本《真修宝卷》之最大特色是民间白话方言多,形象生动,一些口头语难以用字措词时,以同音字假借,许多还在民间、老年人中间流行,可作方言研究者之宝贵资料。

  据中国宝卷研究权威车锡伦教授研究,在清代后期,地方士绅阶层劝善惩恶、整顿社会道德秩序,出现了许多此类劝善书式的宝卷,由地方士绅捐资大量刊印、流通,所以会出现大量的翻刻 、翻印和传抄。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