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汉字英雄"等节目掀学习传统文化热

胡洪江

2014年05月08日07: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透过荧屏阅千年(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一度,《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曾带动全社会兴起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既收获了一片掌声,又赢得了高收视率。于是乎,各电视台也趁热打铁,纷纷上马各种文化节目。但在热热闹闹的开工声中,却鲜见创新,真正能跳出窠臼、别具一格的节目并不多见。

  其实,将传统文化搬上电视荧屏,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一味模仿,观众容易起腻;选题太偏,则容易曲高和寡;想要叫好又叫座,还得真正让观众买账。如何解决创意难、选题难、推广难等问题,电视文化节目制作者们光凭满腔热情不行,恐怕还得沉下心来,认真思考。

  ——编 者

  近日,黑龙江卫视《最爱中国字》第一季落下帷幕。节目组提供的数据显示,其市场与社会反响出乎意料。节目开播后,收视率一路上扬,曾达到同时段节目收视排名第六。年轻受众比例大幅提升,除喜爱传统文化的中老年观众外,16岁至34岁的观众占比最高。

  近段时间,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电视文化节目轮番登场,有的好评如潮,有的则乏善可陈。专家表示,电视文化节目热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传统文化魅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有些节目,在形式上略显单调,在内容上对文化的开掘也不够深入。如何创新再突围,仍值得研究。

  创意:

  将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转化得生动有趣,需要不断尝试

  “我们一直想做一档传播正能量的节目,苦于没有好的创意。”黑龙江卫视副总监武一鹤曾经很苦恼,“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可用,可是如何进行电视化的呈现呢?”

  在这之前,考官出题、选手竞答是比较受观众欢迎的表现形式。虽然后来,有的电视台引进了境外节目模式,但答题仍是核心环节。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郎劲松介绍,为让沉闷的答题变得妙趣横生,各电视台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在答错惩罚上动脑筋,有的在广邀文化名人担任点评嘉宾上砸重金,还有的让文化名人担任导师,与选手共同答题——目的都是为了拉近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

  武一鹤说,黑龙江卫视也邀请了文化名人作点评,但总觉得创新不够。在与制作方的沟通中,运用本地的喜剧资源优势,引入幽默诙谐情景表演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于是,观众在《最爱中国字》中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主持人问:“好”字的本义是什么?

  舞台上,一男一女身着古装,牵手起舞。女子问:“你可爱我?”男子答:“我好爱你。”二人依偎在一起。旁边一人手持毛笔,念念有词:“男子和女子非常亲密,就叫‘好’!”如此这般三出短剧演完,给出三种不同解释,观众会心一笑,选手开始选项答题。

  主创人员认为,加入表演环节,是《最爱中国字》的最大创新。但主编李海波也强调,表演只是“喜剧化的代入,不是以喜剧去恶搞历史。”节目组一般会先排好正剧,再往里加笑料,不会单纯为了“笑果”,拿掉主要的历史信息。

  但仍有网友大呼,“古人”跳着现代舞、说着网言网语,很穿越;演员表演略显夸张,也稍欠火候;笑料是有,严肃不足。更重要的是,依然没能摆脱答题这一老套模式。

  郎劲松认为,具体形式虽可商榷,但将枯燥晦涩的传统文化转化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也适合电视媒体传播,符合观众的接受习惯。

  选题:

  传统文化浩如烟海,节目选题叫好又叫座并不容易

  形式确定下来,该往里填什么内容呢?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浩繁,该从什么角度着眼进行栏目定位和题目选择,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从栏目名称上就能看出其侧重。《最爱中国字》则将目光瞄向汉字的源流和典故的来历。

  “有一些常见、常说的字词,可能我们每天都用,却未必知道它们从哪里来。”用编导徐安的话说,《最爱中国字》要做的就是“重返历史现场”。

  徐安告诉记者,确保每个知识点准确无误,是确定题目过程中最重要也最繁琐的事。比如“玩物丧志”中的“物”最初是指什么,有说獒类的,有说鹤类的。编导需要查阅多种权威辞书,反复核实印证,而网络搜索只能作为参考。

  “‘华而不实’的本义是什么?”“‘喝墨水’一词来源于哪里?”诸如此类,人们常用却很少深究的一些“冷门”文史知识,因为电视文化节目的热播,开始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现代传播》副主编赵均教授则认为,有些题目过于生僻,对观众而言并无太多实际用途。

  据了解,此前,也有观众质疑一档电视文化节目中出现“尥蹶子”“荦荦大端”等词语,太过刁钻生僻。

  赵均提醒,电视文化节目选题的首要标准一定不能偏离传播传统文化这一主旨,如果只看是否便于进行电视演绎,能否制造出吸引眼球的话题,那传统文化便会沦为拉动收视率的噱头。

  郎劲松也认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是件严肃的事,可以在电视的表现手法、节目形式上创新,但绝不能降格以求,恶搞传统。那些拿文化当幌子、把娱乐当核心的所谓文化类节目,注定走不长远。

  推广:

  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带动全社会热爱传统文化

  比起题目的选择,确定什么样的选手来参加节目,对于《最爱中国字》主编李海波来说,显得更为棘手。

  “是要年龄上有跨度的,老少皆宜的,还是限定在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一个群体中?”李海波的纠结在于,有些所谓“学霸”能答对所有题目,那就表示一定热爱中国文化吗?有的老学者,知识储备不错,可眼界没有年轻人那么广;有些小朋友,可能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已经出类拔萃了,但跟大学生同台比拼,注定很难走远,这公平吗?

  最终,李海波决定,打破年龄、学历等各种限制。“闷头苦学的选手可以有,但是不能多。无论如何,所有热爱中国文化、热爱中国字的观众,都有资格出现在荧屏上。”这个决定中其实还包含了另一个重要考量——不损失任何一个层次的观众。

  可是,要想让更多的观众喜欢看这类电视文化节目,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古人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化节目就应该具有这样的力量。”赵均坦言,目前,中国的电视文化节目还主要停留在抄袭模仿阶段,如何实现抽象的传统文化与具体的电视形式有机结合,是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难题,尤其还有收视率、娱乐化、商业等因素容易掺杂其中。电视文化节目作为公益节目,应该得到国家层面的扶持。

  郎劲松说,电视文化节目不断涌现,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等呈现领域不断扩展,但很多节目不生动、不好看,个别节目有将传统文化低俗化的倾向。另外,竞赛答题固然可以增强悬念、吸引眼球,但对历史文化的解读往往一知半解,停留在皮毛,对文化精髓的开掘传播也还有待深化。

  郎劲松同时提醒,没有必要刻意拔高电视在传播传统文化中所承担的职责。涵养民族文化底蕴,需要用电视节目带动兴趣、营造环境,但更重要的,还是各方共同努力,倡导国民通过阅读古代典籍等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全社会尊重传统、研读文化的良好氛围。这,或许更加值得探索。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