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聚焦“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2014年12月04日08: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聚焦“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足不出户接收博物馆最新的展览信息甚至虚拟畅游、通过手机APP观看馆内展品的介绍、高科技的照明设施、密闭玻璃和温湿度传感器为文物营造舒适的环境、管理员运用物联网就能实时监测馆内藏品及游客信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建设,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开始关注新技术为博物馆带来的革新。

  11月23日至26日,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福建厦门举办,本次展会以“博物馆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创意”为主题,专设博物馆相关数字、网络、多媒体科技展示区,为博物馆与科技、创意融合提供深入接触的机会。

  藏品展示更清晰

  “不要小看博物馆展柜中的灯光,小小的照明设备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理念。如何为观众创造良好的视觉光环境,同时又要考虑最大程度减少光辐射的损害,成为博物馆照明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现场工作人员韩天云告诉记者。

  据韩天云介绍,该公司生产的灯具首先要保证灯光颜色能够真实地、细致地呈现文物的原貌、色彩。“无论多大面积的文物,光照色彩必须一致,不能因灯光照射不均导致展品看上去深浅不一,或者某些角落因为阴影或反光而看不清细节。”韩天云介绍,该公司充分考虑了博物馆、美术馆机构的照明需要,设计了高显色指数、可以调节光照面积大小的高科技灯具,能够将文物真实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此外,许多公司研制出反射度低、不因温差起水雾的展柜玻璃等高科技产品,均从细节入手,为文物展示提供更清晰的视觉空间。

  “除展览视觉效果外,还要考虑到文物易受光照中的红外及紫外辐射的影响,造成加速老化和损坏,因此,埃克苏灯具配置的LED芯片光谱不含红外线和紫外线,为博物馆展厅提供专业、优质及安全的照明。”韩天云告诉记者。

  由于博物馆展厅内灯具众多,照明时间长,因此博物馆用于照明的能耗不容小觑。“目前,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已对过滤灯光中的红外及紫外辐射方面有所重视,然而,在灯光调节节能方面,国外博物馆远远走在我们前面。我们研发的智能照明系统温度较低,并且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对博物馆照明环境进行调整与切换,如具体展品要求、自然光照补光要求,甚至能够根据游客是否在附近调整展柜灯光,不仅实现精确照度控制和节能控制,还能够避免展品在高温下带来的损伤。”韩天云告诉记者。

  此外,展柜玻璃、温湿度传感器、库房文物收纳盒、无酸包装纸等博物馆各处细节,均以高科技手段,为文物提供安全清洁的环境。北京玻名堂玻璃有限公司市场销售专员牛群告诉记者,博物馆展柜是保护文物的最后屏障,而展柜玻璃是展品保护的薄弱环节,因此,优质的展柜玻璃需要防自爆、防侵入,在紧急情况下为安保部门争取时间。

  观众参观更方便

  “在技术发展的今天,人工讲解或者租用讲解机为观众提供介绍,已经略显过时。”多棱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产品架构师姚小巍告诉记者,将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应用于观众定位并准确推介附近文物,已成为可能。

  姚小巍介绍了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的运作原理:在室内网状架设Wifi设备,观众一旦进入某三个设备形成的三角定位网络,即可准确定位其所在位置,进而进行所在区域文物的详细介绍。

  “室内定位是国际上的技术难点,而我们的技术能够实现精确度在3米之内的准确定位。博物馆需要介绍的重点文物之间都有一定间距,因此该技术能够满足博物馆应用的需要。” 姚小巍告诉记者。

  此外,多棱镜CEO褚宏文还向记者展示了集手机APP、微信服务号及订阅号、微博ID于一体的“博物馆·看展览”互动平台。“通过下载手机APP,可以获得系统内各博物馆的展览信息、精品文物多媒体介绍,甚至登陆相关文创产品的商店;而微信服务号则除了推介展览信息外,当游客走进博物馆,可以通过扫描展品的二维码获得丰富的语音、视频或图文讲解,为观众全方位呈现文物及文物背后的故事。”他说。

  智能管理更便捷

  在郑州枫华实业有限公司展台前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本次展会现场的3D地图。该公司大区经理卞振西告诉记者,他们以展会现场为例,向观众展示了运用物联网技术形成的多参数环境监测传感器网络。

  通过点击系统中的图标,卞振西向记者演示了实时显示展厅温度和湿度的表格,并且通过调用历史记录,可以查看近几天展厅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PM2.5等指标的折线图。“折线图不仅能够看出趋势变化,还能便捷地分析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例如通过折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布展前一天PM2.5的数值最高,因为装饰、布置展台,导致展厅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较多;而二氧化碳浓度则在展览开始、参观人数激增后增加。”卞振西说。

  卞振西告诉记者,目前,首都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30多家博物馆都布设了相关的环境监控系统。“以湖北省博物馆书画展厅为例,一共布设了20个温湿度传感器和56台恒湿机,通过在同一系统内实时检测、收集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对空调机组进行远程维护和控制,能够大大缩短对突发事故的响应时间,防止文物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卞振西告诉记者。

  此外,卞振西介绍,目前已有多家博物馆将环境监测交给该公司统一管理,大大节省了博物馆在环境监测方面耗费的人力和精力。

  新技术需要继续关注

  “虽然许多公司致力于博物馆技术研发,并且取得的成果确实带来了革新,但是在更多博物馆推广仍需时日。”姚小巍告诉记者,“例如,我们推出的室内无线定位需要在屋顶上布设的定位设备,考虑到博物馆高峰期的游客量非常大,因此需要整套适合高流量运转的设备,费用比一般Wifi设备贵得多,整套布设对博物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布设设备所需的电源插座和线路安排也有特殊要求,许多老馆在建馆之初没有考虑到,因此还需进行线路改造。这些现实困境使许多新技术不能立即投入使用。”他说。

  卞振西则表示,目前国内博物馆方面的负责人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数字化、智慧化将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投入确实能为博物馆带来突破性改变,因此还需要更多博物馆负责人的关注。”

(来源:中国文化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