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江西写给中央的信。
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用过的工卡、到江西下放劳动时穿着的工作服、参观航天科研机构时获赠的火箭模型、欲功成身退时写下的辞职信、孙辈们赠送的玩具组合……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广安市委、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摄制的二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遗物故事》昨晚起至12月12日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每晚两集。据透露,纪录片制作历时两年多,采访了100多位亲历者和见证人,以邓小平同志的遗物为载体,娓娓道来,发掘遗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而全面地展现一代伟人崇高的精神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发掘遗物背后的故事
据介绍,《邓小平遗物故事》中,以大量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遗物为载体,讲述这些遗物背后的故事。片中采访内容详实,涉及的邓小平遗物数量非常多,并以物见精神、以物说情怀。例如,棉大衣、火箭模型、鸭舌帽等遗物,讲的是邓小平同志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一组批示、白衬衫、轮椅等遗物,讲的是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一份讲话提纲、夹克衫等遗物,讲的是邓小平同志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牛仔帽、成败之鉴、一组贺卡、红旗牌检阅车等遗物,讲的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灰色棉大衣、未吸完的香烟、给中央的信等遗物,讲的是邓小平同志坦荡无私的博大襟怀。该片制作历时两年多,以独到的视角,用娓娓道来的方式,紧紧围绕主题,通过近百位亲历者和见证人的回忆,充分运用影视、照片、第一手资料和档案,特别是第一次公开披露的资料,发掘遗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百位亲历者深情讲述
这个纪录片项目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邓小平研究组)负责撰稿工作,中央新影集团历史节目部负责节目的摄制和编辑工作。
在九个多月的时间里,摄制组奔赴北京、四川、上海、江西、张家口、深圳、珠海、黄山等地进行拍摄,采访对象包括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亲属、邓小平生前的身边工作人员等近百位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在《邓小平遗物故事》的新闻发布会上,播放了其中片段,由于有很多珍贵资料曝光,加上不少亲历者深情讲述,让该片充满了吸引力和感染力。邓小平女儿邓榕在看过该片后说:“这次展现的很多珍贵资料,我们儿女都没有看过。”邓榕认为,《邓小平遗物故事》和其他纪录片不太一样:“它更加直接和生动,令人感动的地方在于,父亲的形象在这部片子里是鲜活的,也是深刻的。”
华西都市报记者伍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