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广西宁明县“爱民固边电影队”服务边境群众纪实

庞革平 周贻刚

2014年12月11日08: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三十三载边境电影情(文化脉动)

  韦忠、韦江、韦柯三兄弟肩挑手提放映器材,穿行在边境线上。
  资料图片

  在中越边境上有这样三兄弟,他们为边境村屯群众播放电影33年,播放影片13500多场,总行程20万公里,惠及边境群众150万人次。

  边境流动的文化站

  已经人到中年的韦忠、韦江、韦柯三兄弟,出生在中越边境宁明县峙浪乡峙浪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少有放映队到峙浪街放电影。在距峙浪乡13公里的爱店村,每个月部队放映队都会来为驻军官兵放映一场电影。当时年龄最大20岁的韦忠、最小十来岁的韦柯三兄弟,都会步行13公里去爱店看电影。父亲韦耀星也是个影迷,看到兄弟三人为看一场电影经常奔波到半夜才回到家,心疼不已。

  久而久之,父子四人商定,买台放映机自己办个电影院。1981年,父子四人花了3700元钱买回了一台16毫米电影放映机和一整套电影放映器材。办完相关手续,峙浪电影队就算成立了。韦耀星在老屋里设立一个固定的电影院,3米宽的银幕立在天井里,从大门到天井之间一块20多米长、5米多宽的斜坡就是影厅,左右两排木椅从银幕前一直延伸到大门。那个年代,边境群众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看电影成了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和文化享受。每逢圩日,《铁道游击队》《小花》《少林寺》《甜蜜的事业》等影片,让十里八乡白天来赶圩的村民,晚上都聚集在电影院里美美地看上一场电影。电影院对军人和孤寡老人还实行免票,每次放映时座位上坐满了观众,连走道上都挤满了人。

  1991年,韦柯兄弟三人看准边贸开始兴起的时机,又在爱店镇开办了一家电影院。当时,他们已经有了四台放映机。

  除了在电影院放映,峙浪电影队的足迹遍布峙浪、桐棉、爱店等边境乡(镇)100多公里边境线上的29个村(屯),覆盖边境群众8万多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边境村屯还不通公路,不通电,放电影的路程十分艰辛。

  “最远的放映点要到80公里外的桐棉镇板古村,沿着山路开手扶拖拉机就要5个多小时呀。”韦柯说,第一次去板古村放电影是1982年7月的一天,兄弟三人早上开着手扶拖拉机从峙浪出发,半路老天突然变脸,倾盆大雨瞬间泼了下来,不一会山洪也裹挟着泥石流随之冲下来。大家赶紧抬着200多公斤的设备躲到地势稍高处。2个多小时后,等汹涌的泥石流完后大家才继续开车碾着泥泞的山路前行。到达板古村时,天已经快黑了。放完电影后,热情的群众拿来一大桌热腾腾的饭菜,使他们深受感动。第二天返程时,村里的男女老少依依不舍地将三兄弟送到村口。

  “最少的时候观众只有两户人家,但是我们觉得有意义。”1998年冬天,听说那密村叫底屯半山腰上的两户人家六口人很少能看上电影,而且其中一位80多岁病瘫在床的老太太从未看过一场电影,兄弟三人背上放映机,爬了15公里的山路,专程给这六名群众放了专场电影。老太太边看边热泪盈眶地说,“真太谢谢你们三位好兄弟啦。”

  “最危险的时候是一边放着电影,一边听着从边境那边飞过来的子弹呼啸声。”大哥韦忠说起来还心有余悸。1983年10月中旬一天,兄弟三人来到爱店镇青草岭猫耳洞前为驻军官兵们放电影。那时候边境局势仍很紧张,冷枪冷炮时有发生。那天晚上,正放着电影,几声枪声“嗖嗖”地从边界对面打了过来,二哥韦江和连长两人赶紧将音箱的音量调到最低,直到电影放映结束。多年来,兄弟三人先后深入边境一线为部队官兵放映电影15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官兵们的戍边文化生活。

  传播科普的大篷车

  从1981年的手扶拖拉机,2005年的小汽车,到2012年的越野车;从1981年的胶片电影放映机,到2009年的数字电影放映机。韦柯三兄弟的放映设备随着时代在进步,为群众服务的范围和热情也在不断高涨。

  兄弟三人知道,边境村屯群众文化较低,科技、法律、卫生等知识缺乏,利用放电影向广大群众传播科普知识成了他们肩上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今晚请大家要准时到村里的球场来,电影队专门为咱们群众播放砂仁科技种养科普片。”2003年那段时间,韦柯三兄弟经常向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发短信,通知群众前来收看科普电影。峙浪乡一些群众原来有种植中草药砂仁的习惯,但由于缺乏相关种植管理知识,发展缓慢。为此,韦柯三兄弟专门跟上级电影公司要来砂仁种植管理的科普片子,巡回到长桥村、派台村、那密村等村屯,在放电影的时候穿插播放,引导群众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发展砂仁生产走致富路。现在,全乡已有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的300多户群众种植砂仁,砂仁种植面积发展到达130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砂仁之乡”。

  “《农村防范拐卖妇女儿童方法》《农村防范诈骗常识》,这些法律知识宣传片都在我们瑶寨播放了。”爱店镇堪爱村丈鸡瑶族自然屯小学校长蕉生定在电影进瑶寨活动中与韦柯结成了老朋友,他和屯里的80多名瑶胞一直都是电影队的忠实观众。电影队还有针对性地到各学校为孩子们专门播放《小学生溺水安全知识》《小学生校园安全常识》等教育短片。

  2013年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后,三兄弟及时组织农村环保题材微电影《母亲河》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巧处理》等影片,深入各村屯播放。爱店镇堪爱村党支部书记马官保说,板堪屯是全镇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最差的一个屯,电影队先后5次深入板堪屯放映“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宣传片,大家深受教育,都自觉行动起来,3个月时间,拆除了28间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完成了旧村风貌改造及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到目前为止,韦柯他们已经为边境群众播放科普电影6000多场。

  助人为乐的雷锋岗

  “‘爱民固边电影队’就像一座流动的雷锋岗,促成良缘、化解矛盾、爱民扶困,深受干部群众欢迎。”峙浪乡党委书记李宝林深有感触地说。

  峙浪中学教师黄英杰至今仍非常感激电影放映队促成他和妻子刘春丽这段25年的姻缘。1989年,刚参加工作的黄英杰经常到峙浪电影院看电影,街上精明能干的女青年刘春丽也是电影院的常客,一来二去大家慢慢熟了。韦忠、韦江、韦柯三兄弟在放映中发现他俩有进一步交往的意思,便热心从中撮合,每次都有意安排他们一起坐在影院中最便于谈恋爱的座位。几次下来,一段美好的良缘便在电影院结成了。如今,黄英杰、刘春丽生活美满,儿子也读大学了。

  洞浪村新洞屯返乡创业青年杨华种植白心火龙果屡次失败后,妻子黄桃渊与他闹起了矛盾。韦柯在放电影中知道后上门耐心劝说夫妻俩,并热心帮助他们找来更加高产的红心火龙果种植管理技术光盘,请种植大户上门来指导,鼓励夫妻俩克服暂时的困难,携手创业致富。如今,杨华的50亩“红心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收益丰厚,远近闻名。

  许建国、马秀梅、农文鹏……一对对年轻人通过电影队这座鹊桥和韦柯三兄弟的热心牵线,喜结连理,目前数得出的情侣就有80多对。

  峙浪乡洞曼村洞曼屯小学有一段20米长的旧围墙,因长期风吹雨淋倒塌了,学校想重新把它砌起来,但墙基要占用到一位姓农的农户自留地,乡政府、国土所、派出所和学校几次与农某协商未果。2013年5月,韦柯到洞曼屯放电影时,专门找到农某谈心。由于韦柯深得群众信任,农某思想很快有了转变,当晚就和学校签订了协议,第二天学校围墙正式动工修建。像这样主动甘当“和事佬”,促成各种矛盾纠纷化解的好人好事,电影队先后做了50多件。

  韦柯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作为电影人,三兄弟要继续放电影,为推动富民兴边新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1日 19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