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 缘何10年增了10倍

2014年12月23日09:2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 缘何10年增了10倍

   原标题: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 缘何10年增了10倍

   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4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报告蓝皮书》显示,2013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35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9.3%,年均增速达25%,居全国首位。而2003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仅为135.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也仅为2.5%。10年后的产业增加值刚好是10年前的10倍。根据《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20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将超过5800亿元。

   十年间,曾经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跃升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和“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并以连续多年举办的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奠定了全国文化产业展示交易的国家级国际化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还逐年提升,这一硕果背后的密码是什么?作为经济、文化体制改革排头兵的深圳,未来又将如何实现规划中所提出的目标?

   观念转变市民需求提升释放市场活力

   2014年,一款可以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杯子,两个月的时间里在全国销量达100万个,这款产品由深圳市洛可可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旨在让消费者可以不分时节地快速喝上温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基本功能上,而是追求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在深圳市洛可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毅超看来,创意设计可以满足人们不断追求高层次生活方式的需求,而这便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在工业化建设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革新后,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或者政府不再是资源配置的中心,而消费者和大众市民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在研究中发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很重要的原因是发达的、成熟的市场机制在背后推动,“在深圳,比较大型的文化企业多数是民营的或股份制企业,对市场的脉搏把握得最准确。”因此,追踪市场方向,让市场自由选择便是产业发展的最大规律。

   深圳市民平均年龄只有32岁,对文化创意生活有着很高的追求。近年来,深圳市政府一方面抓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每年5月都会举办文博会,另一方面也在抓文化氛围的培育,每年的创意12月吸引了不少市民,深圳市民对文化创意的消费力,在企业的角度感受特别深刻。

   “我们在深圳发展的这5年来,一直有很强的‘推背’感。”李毅超说,深圳国际化程度提高,市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企业不再需要教育市民消费什么,而是要不断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文化创意已从原来的附加价值变成今天的核心价值。”李毅超强调,如今已到了从产品到品牌到周边服务的全系统、价值链消费时代,因此,服务型商品的价值正以非常高的速度呈现,甚至是原来的100倍。“2013年的千亿产值只是刚刚开始,未来会更多”。

   战略部署“文化+科技”走出深圳模式

   从2003年提出了“文化立市”,到2005年提出文化产业要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到2011年提出把深圳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龙头大市,再到2012年提出“文化强市”,深圳制订出台的一系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文件一直贯穿这10年,今年更是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模式加快“文化强市”的发展步伐。其中,作为新兴科技产业发展迅猛的深圳,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有着天然的优势,从“印在深圳”领跑全国,到数字出版业异军突起,“文化+科技”已经成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

   “过去塑造一个品牌要用十年二十年时间,但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里,只要改变思维,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做一个市值几亿元的公司。”在李毅超看来,这是如今互联网科技时代给产业带来的巨大契机。

   深圳移动互联网技术引领全国,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这在业内人士看来,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传播以及产业集聚效应上。“今年我们也开始帮助客户做移动互联网上的推广和营销,现在是各大电商,还有微店都实现了全线打通,全渠道营销。“李毅超告诉记者,他们还实现了线上和线下联动,全国O2O门店超过了8000家,微店达15000家。

   在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里,入驻了160家文化创意企业。然而,园区面积却难以满足不断想入驻的企业的需求。F518时尚创意园所属的深圳创意投资集团以下属子公司为经营主体,专门开设了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互联网平台,F518时尚创意园宣传主管张晓源告诉记者,由于园区实体空间有限,因此把实体空间延伸至互联网上,定期筛选一些好的项目和企业引入这个平台,并进行线下互动,这样便可实现产业聚集加强企业和项目之间的互动。

   在李凤亮看来,移动互联在推动文化产业各方面的更新,包括产品的更新、模式的更新、业态的更新、机制的更新。按照规划,深圳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计划达到2200亿元,李凤亮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中高附加值的业态,“如数字出版、视频技术、数字动漫、现代印刷技术和工业设计等,这些新业态在深圳孵化得很好,市场占有率也很高。”

   经济加码专项资金与民间金融同步“输血”

   据了解,自2011年起,深圳市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集中5亿元资金,用于引导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这笔资金的扶持效率非常高,标准设置也很具体。”李毅超告诉记者,专项资金的设立吸纳了众多深圳大型文化创意企业以及小微企业的意见,非常务实有效。“我们公司在全国6个城市都有布点,但深圳的产业扶持力度让我们收获最大,甚至出国考察都有支持”。

   对于政府资金对企业的扶持,张晓源也深有感触:“我们园区去年有37家企业获得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租赁补贴,今年加大了力度,达到了57多家。”张晓源表示,租金补贴是每一家企业都很需要的,这个支持非常实在。除此之外,园区内部分优秀的获奖项目也可以申请资金鼓励。

   除了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外,民间金融对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李毅超的观察中,深圳有很多股权众筹机构、网贷平台以及创投机构,都会把关注点放在众多小微企业和创客团体上,这类民间资本的活跃度很高,而且比其他城市规范,“我们也会和某些机构合作进行资源型投资、知识产权投资或者技术入股。”张晓源也告诉记者,园区内的企业融资情况总体不错,“手游、动漫、工业设计是很容易吸引风投的,这类行业变现非常快,企业发展也比较迅速”。

   然而,深圳民间金融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支持尽管相对规范和活跃,但李毅超认为这类资金缺乏统筹,显得零散。“有时候资金的引导和最终使用给投资人带来很多风险,对小微企业来说也缺乏后续的保障,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他希望政府能尽快出台引导政策,让这些金融作业变得更加秩序和规范。此外,他认为资金不应该仅仅来自国内,还可以引进国外的优质企业和资本进入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并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平台和融资平台。

(来源:南方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