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一家(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牵手走过了四十年。上山下乡,广阔天地,相遇,相识,相知,注定了我们今世的缘分,亦注定了今生的情愁。四十年来,我们在风风雨雨中相守相爱;四十年来,我们在坎坎坷坷中牵手牵挂。四十年的情爱,我不想用美丽的词藻来赞美。我只想说,我们的四十年朴实无华,真真切切。
回望我俩相识的那年月,青春激情,朝气蓬勃。1971年春夏之交,只有十六岁的我们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告别了父母亲人,从城市来到了偏僻的宜宾县冠英公社插队落户。那时,我们不认识。纯真的我们在各自的生产队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啥农活都干,和“贫下中农”打成了一片。经过几年的“表现”,我们都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受到公社领导的重视。 后来,我们在各自生产大队担任共青团支部书记。 认识她是在公社参加知青会议和共青团工作会议。她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正直向上,深深地吸引了我。自从和她认识以后,豆蔻年华的她,不高的个头,苗条的身段,飘逸的长发,微微的笑脸不时地常在我脑海里出现。有时候我会利用去公社开会或赶集的机会有意地路经她的生产队,不管能否和她遇见都感到很满足。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在“广阔天地”已经四年,我们在矜持和羞涩中接触,我们在正直和理想中交往。1974年冬,我被公社推荐参军入伍,我怀着不舍的心情告别了贫瘠的乡村、告别了淳朴的父老乡亲、告别了她。 来到内蒙边疆的部队,我给她去了第一封信,告诉了部队的情况,信寄出后,我就盼望她的回信。很快她回信了,我非常高兴,信中她对我给予了许多的鼓励。她的鼓励增添了我浑身的力量,我用一个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论是国防施工还是军事训练,我都积极努力、刻苦认真。在后来的相互通信中,知道她已经知青回城,在一个国营商业企业工作。在部队四年,我们之间的通信不断,但是,我们始终保持着美好纯洁的友情,没有捅破爱的那一层纸。
1978年4月我退伍回家,第二天我就去看望她,没想到她生病住院。我马上前往医院,我们在医院见面了,她见到我非常高兴。没想到的是,我们分别四年后的首次见面她是在病床上,我内心有些酸楚。后来,我坚持每天去医院陪伴她,安慰她,护理她,直到她痊愈出院。我也很快被分配到邮局工作。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在工作之余都要一起出外玩耍,一起去看电影。在父母和朋友眼里我们已经是一对恋人,其实,我们应该还只是朋友关系。大家的羞涩,还不好意思正面说穿。 终于在一个雨天的晚上,我大胆地向她表白了爱意,她矜持的接受了,我们在雨中拥抱在一起,我向她发誓要一辈子爱她,包容她,呵护她,她泪眼蒙蒙的点点头。
从那天开始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恋爱之中。她,热情大方、美丽善良、温柔贤惠。我为有了这样的恋人而高兴。我去当兵几年中,曾经有人给她提过亲,但是她坚决不应允。在她内心早就有了我,她在等我。我的心里也早就有了她,我在等待。我们情有独钟,我们真正有缘。 我们的恋爱生活不像电影电视上那样的浪漫。就我们当时所处的时代而言,我们的恋爱生活是珍贵的、是很特殊的、是耐人回味的、是值得珍藏留恋的。
1980年冬我们结婚了,婚后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她对我很是关爱,特别是在着装打扮上的关照。她是很时尚很讲究的人,每次给我买的衣服,回来一试都是那样的合身得体,色调是那样的高雅时尚。对儿子她更是百般关爱,逢年过节她就早早的给儿子买好衣服了,根本不用我操心。儿子从小到大的衣服几乎都是她买的。她在家还要照顾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奶奶、爸爸和妈妈,特别是几个老人生病时,她总是忙前忙后,任劳任怨,跑医院,端茶饭,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同病室的人不知道她是儿媳妇,还认为她是亲生女儿呢。她对老人的孝道令我感动,也令周围的朋友们感动。当我看到她为家为老人为儿子奔波疲惫的样子,我是疼在心里啊。
春去冬来,岁月匆匆。一晃四十年过去啦。我们老了退休了,也有孙子了。我为这辈子有这样的妻子相伴感到骄傲和满足。我将永远牢记当初对她爱的承诺,一辈子爱她,包容她,呵护她;希望她快乐、健康、平安、幸福;希望我们能够牵手走过银婚,走到金婚,走出幸福的一生。
(文章为网友投稿,不代表人民网文化频道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