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府
昨日,北京大学红楼大门。1938年至1943年期间,北大红楼曾是北平日本宪兵本部及分队所在地。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七七事变后的北大红楼,一度沦为日军宪兵司令部,成了关押残害爱国志士的人间地狱。这段黑暗的往事现在却很少被提及。
昨日,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部分委员考察了北大红楼。委员们建议,应该在此设立标识,将其确立为“日军侵华罪行遗迹”来昭示世人。
现场
红楼昔日“地牢”成库房
1938年至1943年的五年时间里,北大红楼曾是北平日本宪兵本部及分队所在地。走进北大红楼,通往地下一层的入口处挡着一块办公区的牌子。昔日日本宪兵队的审讯室和拘留室就在下面。
顺着陡峭的台阶走下去,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一条1米多宽的通道两侧,是一间间房屋。据北大红楼相关负责人介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里审讯过燕京大学校务长司徒雷登,还有一批燕大师生曾被关押在这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著名演员孙道临等。
“当年的审讯室和拘留室主要作为库房使用了。”该负责人介绍,红楼1943年交给伪北大使用,审讯室和拘留室早已看不出痕迹,但整体格局还是当年的老样子。
建言
设“日军罪行遗迹”标识
在今年北京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就曾提案建议,确立和公布北京地区“日军侵华罪行遗迹”。
孔繁峙说,长期以来,北京只注重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与重大事件有关的抗战遗址以及日军杀人遗迹的保护与宣传,如卢沟桥抗战遗址、平谷鱼子山、密云古北口以及“万人坑”等。对当年日军在全市设立的军事机构或设施等侵华罪证关注不够,例如侵华日军司令部(段府)、宪兵队(北大红楼)、731细菌部队(天坛神乐署等)等。而这些罪证都是驳斥日本政府否认侵华历史事实的有力证据,应在深入调查考证的基础上,逐步立碑铭记。“最好在抗战胜利70周年期间向社会公布。”
该提案认为,适当保留和公布一批当年日本镇压民众的军事设施等作为侵华罪证,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在国际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
■ 回应
将向社会公开北京抗战遗迹
昨天,市政协委员还考察了位于天坛神乐署的日军细菌部队旧址。委员们发现,北大红楼和天坛神乐署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与侵略遗迹相关的历史资料都非常有限。
北大红楼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日军在撤离时,进行了细致的清理,消除了很多罪证。研究人员在档案馆也查不到相关资料,希望得到当年一些见证者的帮助,提供相关历史资料。
神乐署也存在这样问题,但早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日本老兵来参观,证实自己的宿舍就在这里。
政协委员们建议,北大红楼等单位可以向社会广泛征集当年的日军侵华罪证,以丰富历史资料。
昨天,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利用几年时间,对北京抗战遗迹进行摸底,研究制订相应的保护规划,逐步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
■ 遗迹
段府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见图),位于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市文物局官网信息显示,民国初年,袁世凯总统府曾设于此,后为段祺瑞执政府。其原有建筑格局(包括东院当年的海军部)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1937年日军侵华,这里成为了日军华北司令部。目前,此府主楼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驻地。
■ 追访
海淀最后一座日飞机库被拆
上月有媒体报道,海淀区最后一座侵华日军飞机库、官方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被夷为了平地。
这座飞机库,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也是海淀区遗存下来的最后一座飞机库。飞机库曾在1998年立有汉白玉方尖碑,并确立为“国耻纪念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碑文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强化了军事设施的建设,在海淀区小屯村修筑军用飞机场并修筑飞机掩体。
碑文证明,17年前,当地还有三座飞机库。如今,这座方尖碑也被拆除了。
据了解,不止在海淀,在北京大兴、丰台、通州等区,遗存着许多飞机库。对于这些罪证类遗迹,官方尚缺乏全盘细致的统计。
据报道,拆除海淀飞机库的是“北京青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处罚,罚金为50万元人民币。有网友认为,罚金太少。
昨日,一历史专家表示,针对拆除飞机库这种行为,应该强烈谴责,“这属于自毁罪证。”该专家希望,接下来对这些罪证类的历史遗迹,要摸底,要保护,“不能再拆了。”
他表示,接下来,针对罪证类的历史遗迹,有条件的要搜集资料,一些能反映当时历史的照片和实物,要向民众展示。
声 音
有代表性的、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抗战遗迹要保留和保护好,可以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让大家不要忘记历史。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荣维木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