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文化专题>>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

雪松之国黎巴嫩

刘振堂

2015年06月08日16: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雪松之国黎巴嫩

横亘于黎巴嫩西侧的黎巴嫩山由南向北渐次升高,直至以雪松命名的高峰海拔三千多米,世界闻名的地中海雪松就生长在一千二百米至一千八百米高的阴坡上。它们在雪水和海雾滋润下,挺拔秀美、清香四溢,酷似黎巴嫩山民不屈不挠而又豪爽好客的性格。一九四三年黎巴嫩独立时,共和国的先贤们将雪松选作国徽,并画在第一面国旗的草图上,从此雪松成为黎巴嫩独立的象征。

  黎巴嫩的前身———古腓尼基,是地中海地区贸易大国,其主要出口产品雪松闻名遐迩,古埃及法老船,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乃至古罗马皇帝的宝座,都是用雪松木制作的。

  黎巴嫩得天独厚,扼守东西要道,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不断碰撞,迸发出多姿多彩的火花。公元前八世纪,二十二个腓尼基字母即比布鲁斯字母传到希腊,再传遍欧洲,成为希腊语、拉丁语和斯拉夫语字母的主体,派生出当今上百个国家通用的大同小异的文字符号,可谓字母的老祖宗。世界各类人种在黎巴嫩交汇杂居、优势互补,黎巴嫩堪称人种标本室,苗条妩媚的黎巴嫩姑娘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性之一。黎巴嫩集世界教派之大成,达十八个之多,造就五光十色的马赛克式文化,不同的习俗、各式的服饰、迥异的观念并存,最激进、最开放、最温和、最保守的都浓缩在这一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

  黎巴嫩的文化遗产随处可见,最著名的是位于贝卡谷地北部的“太阳神”庙,它耗时三百年,为世界最大的古罗马神庙,见证拜物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替过渡。首都贝鲁特以北十五公里处、狗河入海口的摩崖碑刻算得上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遗存,在一百米长的石壁上雕琢二十多处碑碣。最早一块是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十三世纪东征时留下的,最新的一块是黎巴嫩现政府于二〇〇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勒就的,纪念以色列从黎南撤军一周年。在《圣经》中提及黎巴嫩的地方多达六十六处,令基督教徒称道的黎南小镇卡纳,坐落在历史名城苏尔(提尔)东南十公里处,耶稣令泉水变美酒的神话就发生在那里。

  黎巴嫩独立后,社会和经济获得巨大的进步。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已成为中东地区名副其实的贸易、金融、旅游和文化出版中心。科威特、伊拉克等国百分之七十的进口货物经此转运七十多家商业银行吸纳亿万石油美元,每到春末夏初,成千上万的游客纷至沓来,靠石油富起来的达官贵人索性在黎巴嫩山区修建起座座别墅,贝鲁特遂被誉为“东方小巴黎”。

  中黎交往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国的丝绸、瓷器经黎巴嫩口岸转运欧洲,黎巴嫩的紫色颜料、空心玻璃器皿制造工艺传到中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黎巴嫩人民的伟大儿子马海德从瑞士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不远万里到中国上海从医,后经宋庆龄介绍与斯诺同赴陕北,从此,他的名字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传染病防治事业永远地连在一起。黎巴嫩丰硕的文化成果令中国受益匪浅,冰心等作家、翻译家将大量的黎巴嫩作品包括纪伯伦的全部著作译成中文,不计其数的知识青年咀嚼其菁华。一九七一年中黎两国正式建交后的友好交往,更为两国关系的发展续写出绚丽的华章。

  《人民日报》 (2002年04月26日第十一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