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23日23:37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何向阳(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人民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林露)“作家如何捕捉人物心中的奥秘,没有其它秘诀,就是深入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8个字好像很朴素,但内涵却非常丰富。”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今天在人民网参加“文艺走进新时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名家对话”时说。
何向阳对深入生活的理解有三个层次:一是接地气;二是挖深井;三是心连心。
她认为,“接地气”是稍微浅一点的层次。现在是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时代,审美观念、思想意识、情感方式、表达渠道都在发生变化,作家也存在生活资源匮乏的问题。中国作家协会做了很多接地气的工作,如果哪位作家申报了写作计划,一旦通过专家评选,就会获得一定的资金,资助他出版作品。
谈到“挖深井”,何向阳说,青年作家应该向柳青、赵树理、孙犁等老一辈作家学习。在50年代初期,柳青在担任陕西长安县的县委副书记时,曾辞掉县委副书记一职到皇甫村,与农民一起劳动、生活。通过《1955年在皇甫村》这篇散文,我们可以从柳青身上看到生活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柳青还给当年的省委书记写过一封信,很少有人读过,这封信全篇没有谈文学,而是谈陕北人民怎样种苹果。一个作家关心陕北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这就是“心连心”。何向阳说,“虽然柳青是一个作家,但他和人民血脉相通。读这封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有一颗滚烫的心。我觉得,正因为他有这样滚烫的心,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和读者真正地相互交融。”
何向阳还举例说,今年茅盾文学奖得主王蒙写了一部《这边风景》,是上世纪70年代写的。当时他走进了新疆伊犁,和维吾尔族人、哈萨克族人一起生活,并记录下他们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作品里的故事、人物写得非常鲜活,而且还被翻译成维语。何向阳说,“维吾尔族作家告诉我,王蒙是他们最喜欢的汉族作家,是他们的大哥。王蒙的作品能够深入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的维吾尔族人心中,这也是‘心连心’。”
电影艺术家王晓棠,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军旅作家王树增,军旅作家周大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六小龄童,导演张纪中,歌唱家蔡国庆等11位当代文艺名家,分别围绕“当代中国文艺的使命”“人民文艺的力量源泉”“创作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文艺精品”三个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