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高仿《宝晋斋法帖》影印出版 孤本还原王羲之风采

徐 颖

2015年09月29日07:39    来源:新闻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国内唯一宋拓全本《宝晋斋法帖》影印出版 孤本还原王羲之风采

  王羲之楷书

  据上海图书馆藏国内唯一宋拓全本、国家一级文物高仿精印而成的《宝晋斋法帖》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昨天该书在沪首发,并在上图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宝晋斋法帖》原帖特展,引起轰动。这部汇集了晋宋名家真迹的国宝孤本,还原了王羲之、米芾等书法名家的风采,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部传世之作。

  流传有绪的国宝孤本

  《宝晋斋法帖》由南宋曹之格摹刻,其来历颇为曲折。1101年,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得到了宰相蔡京所藏东晋王羲之《王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及谢安《八月五日帖》的墨迹,欣喜不已,将书房命名为“宝晋斋”。后米芾担任无为(今安徽省无为县)军使时,将这三帖墨迹刻石,后因兵火,石刻残损,葛祐之根据拓本重刻。1269年,曹之格再次摹刻,并增加了家藏的晋帖及米芾帖多种,集为十卷,题名为《宝晋斋法帖》。

  《宝晋斋法帖》十卷一部,第一至第五卷,除谢安的《八月五日帖》外,均为王羲之书;第六、七两卷,为王献之书; 第八卷为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涣之书;第九、十两卷为米芾书。

  《宝晋斋法帖》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其有以真迹上石的上述三帖,还有《快雪时晴帖》、《十七帖》(王羲之草书代表作)、《乐毅论》、《黄庭经》(王羲之楷书代表作)、《得示帖》、《羲之临钟繇帖》、《褚遂良临本兰亭序》 等传世名帖,可谓汇众帖之长。由于许多古刻宋代便已散佚,《宝晋斋法帖》中绝大多数名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刻本,明代一些著名集帖都是以这个十卷本为依据的,其价值非常之高。

  《宝晋斋法帖》元代为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收藏(并作第三卷篆书题首),明代经顾从义、吴廷收藏,并有明冯梦祯、吴时宰、许志古及清代王澍(书法家)、穆扬阿(慈安太后之父)等名家观款及题记,可谓流传有绪。

  此帖现藏于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唯一宋拓全本,国家一级文物。

  名家重视的传世名帖

  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宝晋斋法帖》向为历代书法家、收藏家所重。

  元代著名学者陈绎曾生活的年代距南宋仅六七十年,但他已觉得“佳帖难得”,而《宝晋斋法帖》使“学者赖此得见晋唐人仿佛耳”。

  对此,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唐兰在其1962年所著《宝晋斋法帖读后记》一文中感叹道:“在十四世纪初期尚且如此,到现在又经过六百多年了,能看到这样接近于完整的宋刻法帖,当然是令人兴奋的。”

  文物鉴定家徐森玉评价:“这个十卷的宝晋斋帖珍本,是目前所知比较最为完整,而又一向很少人见到的。”

  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今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上图所藏《宝晋斋法帖》影印出版,一种为三册一函的线装本,一种为5册一函(附释文1册)的精装本。当年的《宝晋斋法帖》,如今已极为罕见。

  在上海图书馆的鼎力支持下,上海人民出版社此次出版《宝晋斋法帖》,不仅根据其所藏十卷全本原帖影印,还附印了该馆于20世纪60年代初征集的宋拓《宝晋斋法帖》残卷一册,从而补齐了十卷本所缺之卷九《米芾临谢安八月五日帖》,卷十《祥瑞帖》、《满庭芳词》及《贺圣朝词》后所缺“右江西帅司帖”六字。据悉,此次影印出版的《宝晋斋法帖》,限量印制300套,每套附编号收藏证书。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