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王弢愿意被叫刘璇先生了:我的太太如此优秀

2015年11月12日07:35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王弢愿意被叫刘璇先生了

  王弢新专辑宣传照。侯艳供图

  单簧管演奏家、当代新锐跨界艺术家王弢近日发布全新原创流行演奏专辑《一天》。或许很多人对王弢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对他的妻子、奥运冠军刘璇可说是如雷贯耳。王弢坦言,他曾经努力想要撕掉身上有关“刘璇”的标签,但现在他觉得作为刘璇的丈夫很骄傲,“我的太太如此优秀,我应该为此愉悦,这是我的幸福”。 

  身份·演奏家

  期望打造都会音乐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弢被业界评为“音乐与文字的创作家、流行演奏创作的新锐艺术家”。采访中,他一直强调想要借《一天》打造有关都会音乐的专辑。他说这个“都会音乐”不是炒概念,而是他对都市人在听觉需求上的一份考量。“都会音乐是一种文化标签,我们高速发展的社会缺乏这样的文化产品。它很有时代感,但非大众,不是所有人都听过,音乐风格主要趋向于慵懒和放松。”

  跨界是专辑《一天》最鲜明的特征,王弢坦言,新专辑的诞生也让他对跨界有了全新的认知。“10年前我在台湾就发过所谓的跨界唱片,但直到《一天》,我才知道以前只是用古典演奏的方式演奏流行歌,那不叫跨界。真正的跨界是你走到音乐流派中,了解它的精神,然后从精神、演奏法上去改变,这样态度和音色也随之改变。所以我在这张专辑里面先突破了自己,敢于把我以前优势的东西彻底打碎重新做。”

  单簧管可以情绪化

  作为单簧管演奏家,王弢觉得这件乐器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情绪化。“它可以很亢奋,也可以落寞,各种性格可以随时跳动。”王弢透露,他与单簧管的相遇可以用一见如故形容。“一个人和乐器的相逢,就像人与人一样,具有戏剧性。我曾经是学大提琴的,但是因为手指条件不是特别好,就放弃了。后来因为一个机缘巧合,我改学了管乐,就学了单簧管。所以每个人都不一定要强行学不适合你的乐器,我练大提琴很久却没有成功感,学单簧管以后,花的时间不多,却事半功倍。乐器简单说是拟人化的,当你跟它沟通,它拒绝跟你沟通的时候,你花多长时间,它都不会是你的朋友。”

  创作是为表达自己

  新专辑收录了王弢的不少创作,他说,不善于社交的自己把创作视为自我表达的方式。“我跟陌生人不太说话,但是我又特别爱说话,虽然朋友圈可以写留言、倾诉,但我真正想说的有思想、有力量的东西都是靠创作表达。我喜欢写文字、写曲子,经常在家里的钢琴上乱弹,弹出我想表达的东西。我的创作不是为了被人接受,我只是为了表达我自己,让我得到排遣。”

  身份·父亲

  要把书房让给儿子

  除了推出全新专辑,今年对于王弢还有个转变就是升格当爸爸。10月8日,刘璇生下儿子“雄赳赳”。看了不少育儿书的王弢坦言,自己属于懂理论却不按理论实践的人。

  “我无条件地宠爱小孩,育儿书说小朋友哭时不要第一时间抱起来,但我就是马上把他抱起来,愿意去惯他。”王弢的父爱爆棚到他要把自己最喜欢的房间让给儿子。“书房里有一整面墙都是书,我准备把‘雄赳赳’将来的房间放在这里。我很喜欢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他也是图书馆馆长,我很羡慕他那样的生活,希望儿子也能在书中找到繁华世界。”

  音乐体育都让他学

  未来“雄赳赳”是学音乐还是学体育,成了王弢最近面对媒体的必答题。他希望儿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生活的品味,所以体育和音乐都会学,但也陷入了憧憬未来的纠结中。“我是在父母梦想中长大的,我爸希望我当音乐家,我就当了。我希望‘雄赳赳’做网球运动员,也希望他去当花样滑冰运动员,因为这都是我喜欢的项目,当然我也希望他拉小提琴,因为那是我最喜欢却没学到的乐器,可这都是我的梦想,我不希望儿子成为我梦想的实现者。”

  身份·丈夫

  教育方面刘璇第一位

  为人父之后的王弢坦言,最大的心理变化是告诉自己,未来要给妻子更多的爱。“就是越来越尊重璇儿,要给予更多的爱,当妈妈太不容易了。在‘雄赳赳’出生之前,我曾经跟璇儿说,家里的教育是我管,但是等‘雄赳赳’出生的那一刻,我觉得他要学会永远先听妈妈的,这是我当爸爸以后真实的改变。”

  从相恋12年步入婚姻殿堂至今,王弢回忆,有段时间,他极力想要撕掉身上有关刘璇的标签。“我最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撕掉‘刘璇’这张标签,那时候的我没有自信心。现在我找到了自己,愿意被叫‘刘璇的先生’,因为作为刘璇的先生,我是光荣、骄傲的,我的太太如此优秀,我应该为此非常愉悦。这是我的幸福。”

  京华时报记者侯艳

(责编:陈苑、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