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软木画吴氏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芝生接受记者采访
原标题:“一带一路” 助福州软木画再迎春天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斯路):福州软木画以“无声的诗”闻名于世。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并誉为福州工艺美术“三宝”。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国后,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手工艺品种,软木画工艺的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
从整村从事到上千名软木画艺人“封刀”
据吴芝生介绍,福州软木画最繁华时期出现在20世纪70到80年代,当时软木画畅销全世界,福州市晋安区西园村整个村90%以上的家庭皆从事软木画手工艺,整个村的年产值超5000万元,是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外贸出口创汇率最高的产品之一。90年代改革开放后,软木画经历了衰败,由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大大小小的木画厂相继倒闭,上千名软木画艺人便“封刀下海”,只有吴家第四代传人吴芝生坚持了下来,他带领着仅20余人的团队,在软木画制作题材和内容上适应市场步伐,得以存活。
吴芝生50多年刀不离手,坚持创作。由他组织的创办于2002年的软木画创作中心是当时唯一的软木画生产研究企业。2008年6月,软木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芝生也被确认为代表性传承人。1946年出生的吴芝生也将近七十岁了,如今,他最担心的便是如何才可以把这项民族工艺完整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想要坚持下来,没有全面的技术怎么行?”
软木画的制作,是将产自欧洲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等地的栓皮栎树切削成薄片,运用我国传统雕刻技法以刀代笔,以栓皮为材料,经手工精雕巧镂,制成山水、园林、花鸟等圆雕、透雕式的图景。通常一幅作品由四五个人完成,分别进行亭台、楼阁、树木、动物、人的制作,及布景设计。
但在吴芝生还是一名软木画小学徒时,不仅跟着父亲吴钟沥学习了人的制作,还会自己钻研,并跟随其他师傅学习了其他种类的制作。正得益于吴芝生一人就可以完成精品的能力,使得技艺在软木画衰落的年代得以坚持并保留。
打破传统手工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愿“后浪”更强
吴芝生说:“我带的两个徒弟,陈秋萍已经是省巾帼标兵;我的女儿吴奕红,现在是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先进工作者和二级名艺人,我很高兴可以把技艺传给他们第五代。”吴芝生表示,他希望打破传统手工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走“院校派”路线,吸引更多人才。他说:“以前的软木画只是民俗而没有文化,要让后一辈,尤其是专业艺术院校的人才赶上我们,比我们更强,把他的师傅‘扔’在沙滩上了,那我作为传承人的工作就成功了。吸纳艺术院校的人才,可以全面提高软木画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从而提高全行业的整体技艺水平。”
吴芝生如今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福州旅游职专等机构开设技术课程,开设少年软木实训基地,还与监狱合作为在押犯人提供手艺培训……多渠道尝试,避免软木画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包装、技术和内容创新 使传统工艺走向市场化
吴芝生说:“过去的软木画主要内容是传统的亭台楼阁,现在市场更需要各地的美丽风光。我已经和旅游景区合作,专门主打海西风光、闽都风光。让软木画工艺与时俱进,将软木画推向旅游商品市场。”将国内外的一些著名景点入画,使得软木画作为特色旅游商品更易被游客接受。吴芝生认为,随着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要想不落伍于市场,必须在包装、技术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
吴芝生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软木画技艺和产业重兴,“比如把马来西亚双峰塔等这些国外特色景点作为创作元素,创制商务礼品和旅游商品,这样更有利于让软木画重新走向国外市场。”
吴芝生告诉记者,明年他将在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成立出口经销点,让福州软木画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开展,扶持老字号企业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吴芝生的不懈坚守正在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