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正月初一画鸡 初七“人日”吃七菜羹

上官云

2016年02月08日0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春节习俗:正月初一画鸡 初七“人日”吃七菜羹

春节习俗:正月初一画鸡初七“人日”吃七菜羹

  2016年2月5日,猴年春节临近,古城扬州年味浓,市民公园百只萌猴登城门闹新春。大红“金猴祈褔年”门楼,喜迎新春。孟德龙 摄

  过完了除夕,接踵而至的便是正月初一,即现在人们所称的“春节”。不过,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严格来讲,春节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且,从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讲究,“比如初七又叫做‘人日’,过去人们会在这一天吃七菜羹”。

  正月初一又称“元日” 日期曾不固定

  提到正月初一,在古代,它还有其他很多名字,比如元日、元辰、元正……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

  “由于绵延发展的时间很长,春节的庆祝活动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有。”研究民俗的学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大年初一有不少好玩儿的习俗,如放鸠、画鸡、五辛盘、吞鸡子等等,不一而足。

  所谓“画鸡”,为旧时礼俗。传说正月初一为鸡日,画鸡贴于门上,以示谨始;而五辛盘则更有意思: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要用葱韭等五种味道辛辣的菜蔬置于盘中供食,取迎新之意。

  “其实,最初春节的庆祝活动不太固定。一直到汉代有了规范的历法,庆祝的日期才固定下来。”王娟说道。

  2016年1月26日,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内,游客从刚刚安装好的大型彩灯前经过。随着春节临近,民间灯彩艺人开始在夫子庙一带加紧安装大型灯组、扎制各式花灯,为节日“盛装打扮”。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年俗有讲究:“人日“祭祀炎黄二帝

  对所有人来说,大年初一就是全家聚会的日子。尤其在农村,人们还会将祖宗牌位请出,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向祖先祈福。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其实严格来说,春节应该是一个“过程”。

  “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年、过春节,实际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除夕、初一算是‘正日子’。”高巍笑着说道,过去,春节的活动会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在北京到了农历正月二十九,雍和宫还会‘打鬼’,到正月三十早晨,才算把年过完“。

  在高巍看来,这样的春节是比较完整的,有起伏、结尾、过渡,很有节奏感。而且,从初一到初七,每一天都有讲究,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这七天分别被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

  “在这七天里,‘人日’比较重要。那天要祭祀人类的祖先、人文始祖炎黄二帝。有的地方,会剪出一个小人儿的形状,给孩子贴在后背以示保护。”高巍指出,同时也会吃“七菜羹”(又名“七彩羹”),“为的是突出‘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责编:邹菁、李岩)

推荐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