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滑稽戏"萎缩严重 曾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6年03月15日09:08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非遗”滑稽戏也需“赶时髦”

  “非遗”滑稽戏也需“赶时髦”

  84岁的滑稽戏老编剧周艺凯最近出了作品集锦,上海剧协日前为他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艺术研讨会。会上,周艺凯那些横跨一个甲子的经典作品如 《山东人打电话》 《一把尺》 《出租新娘》 等,在研讨会上引发与会者对“笑”的美好回忆。“567,扫垃圾”“我的眼光不会错的,两只蝴蝶在我眼前飞过,我看得出哪一个是梁山伯,哪一个是祝英台”,不少上海人对他的段子如数家珍。与会专家从周艺凯的作品说到滑稽戏的现状,认为面对网络草根文化的崛起,面对北方小品、相声的迅速发展,滑稽戏这样的方言喜剧艺术唯有追上热点,抓准笑点,才能让这门“招笑”的传统艺术活在舞台上,而不是停留在老观众的回忆里。

  缺少高质量的剧本

  滑稽戏和独脚戏都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到今年,某地方卫视春晚小品《吃面条》中的‘炒面换汤面,段子,还被网友发现是借鉴自姚慕双、周柏春的经典作品《黄鱼调带鱼》,足见滑稽戏对各地喜剧艺术的深远影响。”

  上海大学教授、滑稽戏研究专家张祖健认为,上世纪60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滑稽戏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不少滑稽戏的“老套子”和剧目都成为各地剧团、演员模仿的对象。

  而如今,北方的相声、小品、二人转等曲艺形式迅速发展,“品欢相声会馆”“80后说相声”相继“落户”上海,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而部分滑稽戏演员却常常在电视上出演情景喜剧、主持综艺节目。滑稽戏似乎成了这些艺人的“标签”,而滑稽戏本身,却因为剧场演出的萎缩,而加速滑坡———连主场都“防守”困难。

  “选择影响力和话语权更大的展示平台,这是艺人的本能。滑稽戏在剧场演出的鼎盛期,老艺人反倒不爱去电视台做节目。”所以,张祖健认为,与其“责怪”艺人“出走”,不如思考如何利用他们的“明星效应”,真正扩大滑稽戏的影响力。“要让滑稽戏演员回归舞台,关键是要拿出优秀的剧本,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基础。可以说,现在滑稽戏演出的不景气虽然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但是,缺少高质量的剧本是其中相当关键的一个因素。而好剧本少,又与优秀的滑稽戏编剧人才的奇缺密切相关。”

  与现实生活有些“隔”

  失掉了贴近百姓生活的创作传统,也是方言喜剧面临的重要问题。周艺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过去滑稽戏是最赶‘时髦,的,社会上有什么热点事件,滑稽界总是第一个反映在作品里。”无论是展现旧上海弄堂底层市民生活百态的 《72家房客》,还是上世纪60年代服务行业新风的 《满园春色》,都以滑稽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段反映了对社会、人性和时代的思考。

  张祖健认为,当下不少滑稽戏,很难找到现实生活的投射,与现实生活有些“隔”。“生活中的诸多热点尤其是年轻人关注的新事物,在滑稽戏中很少呈现。”

  周艺凯说,如今有了微信,同行间常常互传一些网络的段子,有一些连他这个“摆噱头”的老法师都忍不住要笑。“再不赶上形势怎么办? 连普通的老百姓都比你专业搞滑稽的人要‘滑稽,。”(黄启哲)

(责编:欧兴荣、陈苑)

推荐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