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料图
《北京老街》 陈永祥画
北京城里有不少重复的地名,比如两个“三里河”、两个“八里庄”、两个“大栅栏”等;北京城里还有些地名很“土”,比如公主坟、大北窑等“村”、“屯”、“洼”的地名,对于头一次来北京的外地游客来说,这些地名既让人觉得“土掉渣儿”,也常让人犯晕。近日,历时3年的北京地名普查开始了,记者从市规划委获悉,未来北京命名新地名时,不会求大、求新、求怪,也会尽量避免重名。
历史地名将得到保护
颐和园东门外的六郎庄、原为明清时期马匹交易之地的马甸等,这些颇有文化传统的北京地名,是历史在这座老城铭刻的印记,但随着北京的城市发展逐渐被新的地名所取代。
1979年至1986年,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近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地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掌握最新的地名信息,北京市也于近日启动了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工作。具体由北京测绘院等单位实施,时间是2016年初至2018年6月,普查范围是北京市行政辖区,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2个门类,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1大类地名。
让一个个的老地名不再变成历史,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有利于摸清北京地名文化遗产情况,制定地名文化发掘、保护策略。保护和弘扬北京地名文化,是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
避免重名方便市民出行
“北京的地名真的很乱,我常常在公交站看着站名犯晕。”市民王小姐说。的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目前本市的地名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导致地名变更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城市建设、文化渗透、人口迁徙、市场主体的个体行为等,这种现象很常见。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变化应该是第二次普查关注的重点,原来没有,现在新出现的地名应该是关注的对象。比如说,以前这个地方是田野,但现在城市化了,变成了小区、科技园区等。
根据规划,这次普查,将对有地无名的重要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对重要地理实体设置地名标志。
刘铁梁建议,历史需要记录,但是也要尽量多些服务于当前。历史上地名的出现都是和人文景观相关的,但现在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可以考虑把单位名称、公交站名作为地名。站点地名已被大家约定俗成,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站”,但地址是新街口外大街19号,如果打车,司机就不太熟悉了。
此外,历史上的重名虽然已经不能取消,刘铁梁也建议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避免新的重名。
建立数据库打造智慧城市
在一张牛街街道办事处的普查预填信息表中,记者看到,除了地理位置、名称、坐标外,还有历史沿革——“唐属幽州潘镇城子城之中,辽为南京东南部,金为中都内城以东,元属元大都南城,明属北京外城,清属外右四区。1952年,属宣武区……1960年4月,成立牛街人民公社。1962年2月,恢复牛街街道。2010年7月,属西城区。”
这不仅仅是查地名,更像是查家底儿、查“血缘”。未来,这些整理好的普查成果将通过各种途径向普通市民开放,供更多城市地理历史爱好者查询使用。
但刘铁梁也强调,不要给地名普查增加太多的负担,只是收集记录地名,而具体的历史是由地方志来完成,通过对地名的记录可以看出地名在历史上是怎么变化的。比如“府学胡同”在胡同口注明:“此胡同里有文天祥祠”即可。
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将基本建成数据准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完善的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体系。地名普查成果,将用于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开展地名资讯化服务,开发研制地名资讯化服务产品。(周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