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播出10年 网上掀起经典军旅剧重温热潮

2016年05月25日08:33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总有一种英雄主义,让我们与信仰一次次汇合

总有一种英雄主义,让我们与信仰一次次汇合

左图、右图均为《士兵突击》剧照,中图为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征兵宣传照

《潜伏》剧照

《黎明之前》 剧照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首席记者 王 彦

“你们怕不怕? 不怕! 只等一声令下,为了光荣的和平。”这是点燃忠肝义胆的 《战斗宣言》,更是男儿当建不世之功的青春告白。连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的2016年征兵宣传片 《战斗宣言》 在网上热传。青春不止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抚上肩章,理一理军帽,叫使命刻在心脏。“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携笔从戎,才是无悔的青春。

有人问,为什么金戈铁马总是青年梦想,为什么热血报国常驻我心? 宣传片如此作答:“军人的胸膛是祖国的屏障,骨气固若金汤,底气源自信仰。”信仰,被再一次推到眼前,醍醐灌顶。

似是一种呼应,《士兵突击》 也在此时重入视野。“放不下的钢七连,忘不掉的许三多,10年,有人看了不下30遍。每一个角色都如此鲜活,鲜活得如同生活中当真从身旁经过。”有网友在博客里贴出“《士兵突击》10年忆”。原以为在这略微古旧的网络空间,在这韩国偶像剧遍地刷屏的喧嚣时刻,一位中国版阿甘、一批其貌不扬的军人往事,不会引来多少关注。出人意料地,《士兵突击》 的十年印象复归鲜活。且不说这10年里,有多少因许三多而穿上戎装的有志青年难以忘却初心,即便生命里从未遭逢过军装的普通观众,也根本无需刻意回溯,一幅幅画面即从记忆闸门口倾泻而来。

有人说,10年难忘,是因为人们刚经历一个全然不同的历史跨越。每个人都被推着、拽着进入一页页新篇章里,有太多往事驻留原地没再给记忆留痕,有太多封面连泛黄的机会都无法等及便转瞬消失。正是跨越如斯,人们才愈加留恋岁月流逝里曾经感动中国的那股力量。那力量与其说是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守精神,不如看成,这世上总有一种英雄主义,让我们在10年间一次次与信仰汇合。于是,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信仰也许就是每个人所认同的价值,存在主义的先驱克尔凯郭尔曾经说过:“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生活。”对许三多而言,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憨厚的面庞,朴实的笑容,一个总是成事不足的农村愣头小伙许三多在父亲的逼迫下参军,一步步从“孬兵”成长为优秀的特种兵,从一个常被人看不起的“笑柄”蜕变成一名钢铁战士。粗浅地看,《士兵突击》 的故事情节缺少常规思维中军旅剧应有的卖点,既无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生死攸关的激烈争斗,也无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但正是其中最基层的军营生活和再平凡不过的士兵形象,拉近了它与观众的距离,让人获取“平凡中也能成为英雄”的启示。

《士兵突击》 的故事从一个小山村的征兵说起。许三多的爹生有三子,前两次希望儿子参军的愿望均落空,只好在小儿子许三多身上孤注一掷。就这样,喜欢读书的许三多几乎没带着一点儿主观愿望进了军营。直到班长的那一锤,才砸出点内心的个性来。新兵训练结束了,一同来部队的老乡成才去了鼎鼎大名的钢七连,而三多被分到偏远艰苦的后勤五班。五班的生活寂寞无聊,老兵们靠打牌来打发时光,单纯的三多却坚持每天出操、训练。老兵们觉得他格格不入,直到“许木木”凭一己之力铸成了一条路。自此,这条路通达人心,老兵们受到感染,五班的精神面貌翻天覆地。

起初,“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是许三多打小的信仰或曰“信念”更准确,所以,边缘的五班可以说是他心灵的草原;后来,留下班长是他的信念,所以为了这个最在乎自己的人,333个腹部绕杠算什么,他大约可以翻死在单杠上;再往后,认定了自己是钢七连的兵,哪怕只剩独自一个,也要默默坚守到底;待到“不抛弃、不放弃”的信仰入了骨髓,成为兵王便是水到渠成。

首播的2006年,人们探究,《士兵突击》 到底靠什么征服了观众。有评论认为,当过度娱乐和轻浮鼓噪险些成为时代高音的时候,幸好,有那么一个农村娃出生的演员王宝强,用朴实得几乎“一根筋”的许三多,重重敲击了人心。看看许三多的形象,他不是姜大牙那样孔武有力高大威猛;品品许三多的个性,他不似李云龙那般粗中有细侠骨柔肠。原本就平凡得就有点“寒碜”,性格上似乎还有缺陷,却在影视剧评选中获得当年的“年度新锐”人物。光环扣在许三多这个虚拟人物头上之后,导演康洪雷却说许三多既不新也不锐,“所谓新锐,可能正是许三多的‘钝感力’感召了普通人的心灵。”而从最差变成最好,许三多的成长也成了一个寓言。当所谓“速效成功学”登上畅销书榜之际,不懂得功利和钻营的许三多,却用质朴和脚踏实地书写了令人难忘的荧屏硬汉形象。有人这样评价,“因为他的笨,让全班人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队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著,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

许三多之外,该剧更立起了军营男子汉群像。史今,有责任感的集体主义捍卫者,他承诺把许三多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便做到了,但牺牲了自己留在部队的机会。他不抽烟,口袋里却总为好兄弟伍六一准备着一包烟。复员前,他向连长高城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去天安门看看。高城,团队至上的领导者,在全团16个连长中,高城是最刚烈的一个。他出身将门,爱兵如子,史今的复员、伍六一的残疾、成才的跳槽让他十分受伤。但许三多的不折不挠感染了他,让他在钢七连解散之后继续为部队尽职。袁朗,“近乎完美的军人”。他能用60秒反身组枪,25发全部命中。他带兵的手法近乎残酷却又科学,而在选定了自己的战友后,他说出了剧中最让人感动的话:“以后要常相守了,常相守,是个考验,随时随地,一生。”还有温和的知识精英吴哲、骄傲的自我选择者伍六一,尽忠职守的“屠夫”齐桓,当这些军人形象身上也能逐渐梳理出一种当代男人应有的英雄主义———顶天立地,泾渭分明,永怀一颗赤子之心,许三多初来乍到时的草原小树竟也有了参天之姿。

经典与一般作品最大的区别是,随着年久越深,经典越能追随你切入不同年龄段位的领悟,不断生长出新的寓意、新的期冀。因而,应当感谢 《士兵突击》,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它起到了某种社会学意义的价值修正与修复作用

曾有学者把 《士兵突击》 与 《平凡的世界》 相提并论,认为两者都是一度被学术低估,却在民间靠口碑“投石”进而荡出涟漪的作品。如果说路遥笔下孙氏兄弟的质朴奋斗拥有历久弥新的珍贵价值,那么 《士兵突击》在10年岁月流淌中也渐次沉淀出不同的时代况味。

10年前,许三多的耐受力被视为剧眼所在。无任务无战友无目标,要克服被抛弃的恐惧、空虚的蚕食、无所作为的放任、自由的眩晕,趟过自我这条河,才算完成了一个士兵真正的内心基建。团长说,想到和做到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这万重山水即是知与行,知行合一是古往今来的人生至高境界,许三多竟然实现了。反观现实里的所谓聪明人,做事总爱掂量付出与得到,在前途未卜时,基本任由“自在”不负责任地控股,宁肯混迹也不思进取,乐于把自己交给空旷的客观。于是10年前,大众最爱探讨的是许三多身上的“反成功学”,探讨他可以容忍“成功”缺失的勇往直前。

但回首再见,人们发现剧中更深刻且具有普遍性的命题,其实是面向自我———人如何面对生来的孤独,如何面对生命中重要的人一个个离开。就像许三多,他在草原上长达半年的形影相吊,让那颗一贯懵懂的心灵苏醒了,开始了从自发到自觉的精神挺进。只有无依无靠过,才有可能探及自己忍与韧的底线,才有可能调动潜能里那股无坚不摧的力量,为一个叫作“信仰”的东西而舍我其谁。从探讨“反成功学”到面向自我,男人们会忆及过去的日子,女人们会试图理解男人;还有那些解不开军队情结的人,他们在寻找自己的可能生活,并惊喜地发现了与现实生活合拍的节奏———每个人内心的自卑、每个人生来的孤独、每个人生命中的珍惜和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并以此揭开内心的隐秘情感与无法言说的共鸣。

实在应当感谢 《士兵突击》,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它起到了某种社会学意义的价值修正与修复作用。当一些人被欲望牵引着,弄丢了精神坐标,或者说,当成功只剩下一个量化指标时,“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儿”,“不抛弃不放弃”,这简单纯粹又意味无穷的宣言,不但重新定义了奋斗的价值,而且生动地诠释了人与人之间所该拥有的关系真谛。如同木心的诗曰:“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和归真返璞。那么古朴却又那么新鲜,带着回归的呼唤。”

似乎是横空出世的兰晓龙成了那一年最受瞩目的编剧。当他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寄望、爱与哀愁,都献给了钢七连,就像倾尽所有谈了一场感情激越、元气淋漓、全身每一个基层细胞都次第盛放的恋爱,曾经的沧海里飘满生命的悲欢,隔着10年的光阴回望,那既是一个人的情智之花,也是一个时代关于信仰与信念、承诺与坚持的思想结晶。后来这位编剧再也未能超越自己在这部剧里抵达的高度了,因为太执拗于道理,《我的团长我的团》 《生死线》 反而在预设的道理中迷路了;而2013年播出、由张译主演的抗战剧 《好家伙》 更是因为在思想的窄巷里孤傲远行而被迅速淹没。愈是如此,《士兵突击》 的历久弥新愈叫人感喟———10年了,《士兵突击》 的人格阵仗依旧荡气回肠、遍地风流,不经意间,即成经典。

与 《士兵突击》 一并被纳入重温热潮的,还有一批谍战剧:《誓言无声》 《潜伏》 《暗算》《黎明之前》 ———这是一个被演绎了无数遍的主题,地下谍报人员,他们被动甚至主动地抹去自己,趟过黑暗之河,信仰是黎明前的一丝光亮、是无底深海中澎湃的焰火

重温 《士兵突击》 时,有人把《誓言无声》 《潜伏》 等一批谍战剧同提上列表,将其统称为“感动过中国的军旅剧”。《誓言无声》 首播于2002年,《潜伏》 走红在2009年,人们被经久感动的,不是一个个真空包装的军营童话,而是混沌未凿的人生命题。

这样的命题有两重,显见的是革命者的信仰母题。《潜伏》 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信仰是无底的深海。”《黎明之前》 同样关乎信仰。《风声》 影片结尾是一段中共地下党员的旁白:“老鬼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信仰,这是一个特殊的名词,也是现代社会最缺乏的东西之一,著名影视研究学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认为:“中国影视高扬起了信仰的旗帜,进入了信仰时代。”他说,“中国影视回归信仰,至少有两点启迪。其一,现实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有其深刻的信仰危机原因。其二,我们开始了中国式大片的人间正道———用一个感人的故事去演绎中国精神。当我们这个民族在整体和远景范畴上不差钱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信仰、精神、意义来内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而在这其中,影视产品所起到的作用独到而独特,我们需要在信仰的层面从头起航。”

而在多年不断的品读和解剖后,人们更为第二重爱的母题而动容。《潜伏》 里,暗流汹涌的岁月,谁言革命者依存于信仰的爱情不是另一种英雄主义?

与余则成的信仰死亡到重生相伴的是他的爱情———和左蓝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也是引他走进新信仰的钥匙,这份爱与他的信仰伴随始终,和生命始终。和翠平的爱,更多由同志友情发展而来,倒是应了戴笠的训示“组织即家庭,同志即兄弟”,一段共同的潜伏岁月应该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家庭留下坚固的基础,可惜最后未能成眷属罢了。而晚秋则完全是新生后的爱情,没有信仰的晚秋,再漂亮再年轻也没法让余去爱她,只有她自己新生了,在共同的新信仰下才会有新的爱情。

依附于信仰的爱情纵然浪漫,但领路人左蓝只能在交换情报的时候亲吻余则成,牺牲前用微笑去坚定“余太太”的信心。有名无实的余太太翠平,本是擅长一枪毙敌的女游击队长,却只能对有点洁癖非常小布尔乔亚情调的余则成小火慢炖。同样小布尔乔亚情调的晚秋,明知余则成是火炕也跳得义无反顾,但当组织真的把余则成分配给她,在宝岛台湾,她和他只能奉命去爱。左蓝是那么美好,余则成把真爱埋进深海,不停朗读 《为人民服务》,轻如鸿毛的死,重于泰山的死,左蓝的死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翠平是那么野草,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组织说翠平牺牲了,余则成的手脚不听使唤,他们刚刚没有打报告而私自拜了天地。晚秋是那么恬淡,她能够为爱情改变自己,也能够用信仰去坚定爱情,坚定到用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婚书陪伴余则成的余生。如果有余生。

片尾,《神圣的战争》 的曲调,配之以歌词:“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相信无尽的力量,那是真爱永在。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一场关于信仰的解读,恰到精妙。

相关链接

《潜伏》 片尾曲 《深海》

在黑夜里梦想着光/心中覆盖悲伤/在悲伤里忍受孤独/空守一丝温暖/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相信无尽的力量/那是真爱永在/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温暖若侈在你心里/愿用一生祝愿/生命只为一个信仰/无论谁能听见/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相信无尽的力量/那是真爱永在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

也许,这些台词值得重温

许三多:

好好活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我能从老百姓做到老A,我也能从老A做回老百姓。

人前的眩晕和说不出来的苦楚,这就是成功的味道吧。

成才:

我要回去,回去找自己的枝枝蔓蔓了。

人想活下去,总得爬起来吧。

报告首长,从小我就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加入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吴哲:

有些人很习惯去评论别人,但是对着镜子又看不到自己。

我们这样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太相信自己的嘴,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朗:

鬼和你怕的东西不都是想出来自己吓唬自己的吗?

你经历的每个地方,每个人,每件事,都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生命,可你从来没付出感情。你总是冷冰冰地把它们扔掉,那你的努力是为了什么? 为一个结果虚耗人生?

以后要常相守了,常相守是个考验,随时随地,一生。

高城:

没有血性的人根本不知道七连的荣誉! 不抛弃也不放弃,所以,我们就叫钢七连!

想通了就万事亨通吗? 这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接这些问题。像打仗一样未必给你准备。

史今:

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

有些事儿,受点伤才能明白。

三多啊,你别老把这个想法寄托到别人身上,你自己心里就开着花呢,一朵一朵的,多漂亮啊! 我走了,能帮你割掉心里边儿最后一把草。

伍六一:

当兵最怕一件事儿,人来了,人又走了。

同志们,我今天不小心碰到真理啦!

我一看见他,我就觉得迎面躲开了一拳,咣,背后又给我来一闷棍。

王团长:

人不是靠做出来的,那是靠活出来的。

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要做到,你只有做到了,才能得到嘛。

(责编:欧兴荣、陈苑)

推荐阅读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

中国演出市场重回春天?"挤泡沫"任重道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46.59亿元,同比上升2.83%。相较前两年总体遇冷的“阵痛期”,我国的演出市场呈现出回暖趋势。【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中国演出市场重回春天?"挤泡沫"任重道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46.59亿元,同比上升2.83%。相较前两年总体遇冷的“阵痛期”,我国的演出市场呈现出回暖趋势。【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