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端午节的那些事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众多具有特色的节日及习俗。传统的节日习俗代代相传,民俗专家们称中国节俗表现出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节俗是传承和变异的统一,节俗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五月五:吃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地域和民族的区别,节日习俗也有所不同,其表现形式有: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荡秋千等。而有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也是多种多样,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等,但无论纪念谁,都与粽子撇不开关系。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这种食物被称为‘角黍’。而用竹筒装米后,密封烤熟,被称为‘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了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必备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即掺在米中的附加料品种增多,出现了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有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就是将果品与米一起包煮。诗人苏东坡曾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也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
粽子“最终形态”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实践过程,而如今,每年农历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插艾叶或者菖蒲
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必备的粽子外,部分地区的人们还要在自家门上或屋内插上艾叶或者菖蒲,这些习俗有哪些科学依据呢?
五月在俗信中被认定为恶月,也称“毒月”,从科学的观点来解释,是指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极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安度暑日,民间便在端午这天,选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并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或服用,以此防病。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而最传统的当属红豆糯米粽了。红豆不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是夏日清利湿热不可多得的佳品。古时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从田野采回的艾蒿、菖蒲悬挂在门户上,有的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澡并喷洒房前屋后,或用艾叶或菖蒲浸制药酒饮服。一些地方的人还喜欢将艾叶、菖蒲研成末,包上布,制成香包(又称香袋、香囊)佩饰,以其香气避免虫菌侵扰。 (摘自《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