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平台试图批量生产"网红" 真能流水线般复制?

2016年06月23日08:38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网红真能流水线般复制?

■本报记者 徐晶卉

日前,一款名为“头牌”的直播平台高调上线。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几个月前Papi酱接受罗辑思维投资时,后者就曾经透露过会做一个“头牌”平台。有意思的是,“头牌”平台的发布者是猎豹移动,罗辑思维和真格基金则搭上了这辆“通向网红的快车”。

“我似乎看到了韩国艺人的生产流程。”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网红经济”的疯狂程度。从平台到资本、从经纪公司到网红代言人,一条“网红经济”生产链已清晰可见,等待着网红们一个个从生产线上跳下来,成为下一个Papi酱。这真的可能吗?

网红生产线轰隆隆运转

几天前,记者见到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时,聊天内容已经很少涉及Papi酱。这不禁让人有些唏嘘,因为就在几个月前,罗振宇一手策划、宣传,并成功把Papi酱带到“网红经济”的暴风眼。而现在,那场2200万元的天价广告拍卖只是他口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尽管网红Papi酱的人气正在快速下跌,但资本还在往前看。“不管直播捧红了谁,造就了多少豪门,两年内一定结束。”罗振宇很清楚,单个网红的热度很难持久,因此需要做一条“流水线”,成批量地生产网红,这才是资本打开“网红经济”的正确方式。

“我最近一直在观察各个直播平台,发现只有极其头部的网红才能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大多数的中部网红,在直播平台上火的时间不超过7天,这就是现实。”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告诉记者,基于这种痛点,紫牛基金推出了“网红孵化计划”,试图为网红创业者一站式解决投资、培训、品牌提升和生命周期延续问题。

为了抓住“网红经济”,微博的网红生产流水线也在轰隆隆地运转着。微博选择了与12家网红经纪公司合作,通过管理经纪公司来保证市场和生态的秩序。

从网红孵化器到经纪公司、直播平台,再到商业变现,一条网红经济生产链已清晰可见。这其中,每个环节各司其职,准备着收割一批批网红带来的红利。

网红崛起更多还需内容取胜

“流水线”已经造好,那么,大批网红真能如愿崛起吗?

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师郝智伟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整个产业链只是看见了“风口”,但绝大多数进入者在战略上并没有设立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跑什么样的马、圈什么样的地”,更搞不清应该引入怎样的主播,吸引哪些用户,聚焦哪些内容。

的确,“流水线”能解决不少“网红养成”过程中的外部痛点,如流量导入、大数据分析、规模化运营等,不过按照工业化生产逻辑,任何一条生产线的最关键因素,还在于产品本身,也就是网红自己。直播平台“咸蛋家”就曾吃过一堑,联合创始人刘晓光说,创业之初,他们曾招募了一千名帅哥靓女,试图用高颜值打造电商网红,但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光有颜值,没有黏性”。

而这似乎成了网红们的通病———通过低俗的表演、打着情色的擦边球搏出位,始终为“网红经济”的未来蒙上阴影。猎豹移动总裁徐鸣曾分析过“优兔”(YouTube) 上排名前十的大神级网红,大多靠内容取胜,有些模仿达人,有些专攻恶搞,还有些则主攻汽车测评等,通过个性化的内容制造来赢得粉丝。“网红如何让内容更稳定地产出,才是更值得研究的话题。”

有业内人士提醒关注一个糟糕的现象:在网红这个“风口”上,有时整条产业链甚至出现造假,“网红经纪公司大批量向直播平台充值,花2000万元能换4000万虚拟币,然后用虚拟币来捧红自家网红,而直播平台则天天刷流量,为的是拿到投资人的钱,倚靠这样的虚热,网红没捧起来,自己可能就先倒下了。”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日前发布的 《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预测,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将接近580亿元,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440亿元的票房金额。希望无论是平台、资本,还是网红,都不要只虚热一下子,别让好好的“风口”昙花一现。

(责编:欧兴荣、陈苑)

推荐阅读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

中国演出市场重回春天?"挤泡沫"任重道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46.59亿元,同比上升2.83%。相较前两年总体遇冷的“阵痛期”,我国的演出市场呈现出回暖趋势。【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中国演出市场重回春天?"挤泡沫"任重道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46.59亿元,同比上升2.83%。相较前两年总体遇冷的“阵痛期”,我国的演出市场呈现出回暖趋势。【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