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儿在《解密》中饰演女主角
《解密》的成剧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启用陈学冬、颖儿等青年演员,让它在刚一播出时承受了一些争议,但随着角色铺陈与前因后果交代的完成,《解密》在第10集前后进入惊险、紧张的谍战节奏,从而真实地呈现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情报工作者与敌特之间惊险的交手,凸显出正义在复杂环境下的力量。
麦家的同名小说,为《解密》奠定了扎实的文本基础,这部作品曾被评为“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说”,翻译成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上市,这意味着小说找到了文学的世界语言,中国谍战作品的魅力得到国外读者的肯定。
不过,欣赏过不少精彩谍战剧的中国观众,难免用挑剔的眼光去观看《解密》。这与麦家自己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由麦家等作家、编剧开创的中国谍战剧,如《潜伏》《暗算》《黎明之前》《悬崖》等,一度是国产电视剧最高生产水准的体现。在此辉煌背景下,《解密》的播出,很难没有压力。
这种以剧情见长、以节奏与气氛吸引观众、以猎奇揭秘为魅力的电视剧,是典型的戏托人,只要角色形象差不多对位,演员在演技方面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均能胜任剧中主要角色。电视剧一经拍出无法重来,《解密》所要等待的,就是观众与剧中角色慢慢建立感情联系,当情绪投入其中,《解密》的好看就会为更多人所承认。
有点遗憾的是,作品没有在一开始将观众带进谍战戏的节奏中去,它违背了当下电视剧的“黄金前三集”法则,前几集把重点放在了人物之间的情感铺垫与联系,放在都市青春剧常见的生活细节的趣味性方面,没能将观众牢牢抓住。比如容金珍对容校长去世后的反应,刻画就偏多了一些。这可能是尊重原著的结果。但文字与影像不一样,影像内容的特点,就是要求必须给观众制造一个追看的理由。
这部小说对麦家来说很重要,在改编中,导演安建总体上说还是从荧屏需求的角度对《解密》进行了影像化创作。剧情渐入佳境后,电视剧拥有了非常不错的节奏,场景转换自然,人物性格丰满,细节无冗余,对于谍战剧所独具的一波三折的情节,处理得真实到位,具有可信性。另外,该剧的配乐,在气氛渲染方面紧贴剧情前行,为故事增色不少。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各种间谍战密集发生的时期,如观众熟悉的间谍战模式一样,《解密》也把派出卧底与抓内鬼,当成了推动情节进展的重点——这是中国谍战故事的黄金戏剧点。当观众在《解密》中发现这一模式再次被运用时,并未有重复之感,这是因为,越是能够在危险境地出生入死,越是能在滴血杀头的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就越贴近我们的战争文化所塑造的英雄。如同《解密》中再次塑造的谍战工作者那样,“701处”的工作者们从来都背负着厚重的使命感和悲壮的责任感,中国观众也永远不会用邦德式的间谍英雄形象,来对比我们谍战戏中的主角。
对比前些年的高分谍战剧,《解密》还是显示出了它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除了前面说过的年轻演员挑大梁之外,还有新的创作团队所呈现出来的求新气息——《解密》没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轻松的仿照临摹,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力争为观众带来一部不一样的谍战剧。它再次利用自己的题材、类型优势,把观众带回到过去的岁月,体会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为维护国家安全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时光穿梭,至今观众仍能从剧中人物身上,体会到他们的感召力,这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具有丰富的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