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
北京国际音乐节到今年10月已经走进第19个年头,昨天,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公布了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节目,提出“传承与创新”的主题。
从10月9日开始,在21天内,将有21套30场精彩演出在北京舞台上演,涵盖从歌剧、交响乐、民族、跨界等多重形式,并如往年一样推出儿童音乐会、都市系列音乐会、中国作品音乐会、大师班、普及讲座、音乐家对话等公益活动。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捷克爱乐乐团、俄罗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等乐团带来的经典作品。歌剧演出中,将有与普罗旺斯·艾克斯国际艺术节合作的布里顿的歌剧《仲夏夜之梦》,以及3D歌剧《湮灭》、进入式歌剧《唐璜》,以及多媒体声乐剧场《逐》。这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更多呈现出引领音乐潮流的势头。
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在这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带来三场柴可夫斯基的六部交响乐作品,指挥是著名指挥家弗拉基米尔·费达谢耶夫。乐团作为全世界唯一以柴可夫斯基命名的交响乐演奏团体,其对柴氏作品的演绎权威性可谓绝无仅有,此次乐团将分三天演绎柴可夫斯基的六首交响曲,这也是音乐节在去年推出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后的又一交响巨献。而柴可夫斯基的第一、第二、第三交响曲在中国则极少有机会演奏。
享誉世界的捷克爱乐乐团将在基里·贝洛拉维克的执棒下演绎两场德沃夏克的作品,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六交响曲》以及《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等作品,小提琴家约瑟夫·什帕切克,大提琴家瓦茨拉夫·彼得将联袂登台。这不仅是捷克爱乐乐团继2001年首访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后阔别15年后再度亮相,也是指挥大师基里·贝洛拉维克首次造访北京国际音乐节。
10月9日的开幕音乐会上,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吕嘉将执棒上演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的管弦乐与合唱作品。而在10月29日的闭幕音乐会上,将由荷兰指挥家梵志登领衔的香港管弦乐团助阵,演绎中国作曲家林丰的《蕴》以及莫扎特和马勒的作品。
余隆说:“追求古典音乐的引领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一项责任,从引进《尼伯龙根的指环》开始,我们的歌剧引进和制作都在探索和追求引领古典音乐的发展和歌剧艺术的发展。从这个大眼光来看,今年歌剧的引进和制作是一种必然。”
音乐节期间,一部极具先锋色彩的歌剧将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区橙色大厅亮相,荷兰作曲家兼导演米歇尔·范·德·阿为女高音、男中音、合唱团创作的3D迷你歌剧《湮灭》将第一次在亚洲舞台亮相。该剧利用虚拟视频技术将舞台与画面融为一体,让演唱者与银幕人物进行实时互动。这部剧于今年3月在荷兰首演,每场均是座无虚席,好评如潮。由伦敦寂静歌剧团带来的浸没式环境歌剧《唐·璜》。该剧根据莫扎特的同名歌剧改编,采用数码音响现场的声效模拟和电子乐合成技术,将莫扎特的音乐在数码时代赋予新生,著名的花花公子唐璜将从银幕走入舞台,从遥远18世纪走入当代。
余隆说:“开发三里屯橙色大厅和红馆举办新形式的歌剧和音乐会演出,就是希望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节日,传承和创新则是这个节日的宗旨。”
(记者 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