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陈道明、梁冠华曾经出演电视剧《二马》。16年后,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嘉会本末文化艺术创作有限公司、北京朴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根据老舍先生小说改编的话剧《二马》,11月16日至17日在首都剧场首演。昨日,老舍先生的女儿、《二马》文学顾问舒济(右图),剧本策划关纪新,该剧的导演、编剧、主演方旭等主创人员共同亮相正乙祠,娓娓道来这部融合了英式幽默和老北京韵味的小说首度搬上话剧舞台的因缘故事。
1929年,老舍在英国创作了小说《二马》。这是老舍早期小说的扛鼎之作,与《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一起,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创者之一的地位。
与人们熟悉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相比,《二马》并不含有太多悲凉的色彩,老舍用笔细腻幽默,将中西交错的异国情缘、英国的风土人情悉数展露。老舍着重于描写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善于从个体的兴衰沉浮中给世人一个窥探当时社会的窗口,他在其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其中老马马则仁、小马马威、店员李子荣,尤其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讲述发生于英国伦敦的故事,老舍却用他经典的“京味儿”加以渲染,插科打诨、幽默诙谐,让人牢牢记住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过去几年,方旭接连将老舍的《我这一辈子》、《猫城记》和《离婚》搬上话剧舞台。这些话剧融合了老舍独有的文学风格,塑造了方旭特有的“京味儿”话剧。其中,极其考验演员功力的独角戏《我这一辈子》已成为方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在将《二马》搬上戏剧舞台的时候,方旭首先思考到这部创作于近百年前作品的当下性与普适意义。他从老舍的嬉笑怒骂中看出人生的悲凉,从中西爱情的碰撞中瞥见了人际情感中永存的傲慢与偏见。在整体呈现上,方旭从原作中的幽默出发,以游戏的态度进行二度创作。他以英文报纸作为贯彻全剧的元素,将其打造成“一部形式感极强的成人漫画喜剧”。“二维漫画与表演的结合,所有的故事发生在一张各种奇妙变化的英文报纸里。整部剧就是一个大游戏。”
而在引人关注的温都母女的选择上,方旭出人意料选择了两名男演员反串出演。其中青年乾旦演员刘欣然将出演温都太太。除了剧中九个具名人物,五个“全男班”演员将轮流扮演甲乙丙丁戊几个串场角色。
该剧的文学顾问舒济对方旭的改编和演绎充满信心:“看方旭们在话剧舞台上,如何把《二马》的中英民族性里的褊狭与浮浅消解在笑声中。”而该剧的艺术顾问、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则说:“如果老舍先生看了,一定会乐出声儿。”
本报记者 王润 新华社记者 高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