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部作品《老农民》已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编剧高满堂这个名字,曾经在国产电视剧里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名号,但在满屏仙侠和玄幻的市场环境下,他的作品似乎少了很多。
厚重、深刻、历史感,一直是高满堂作品的特色,这次由他编剧的最新作品《最后一张签证》同样如此。该剧讲述了1938年中国驻奥地利领事馆以普济州为代表的外交官们,冒着巨大风险为犹太难民办理签证,从而让难民免于被纳粹迫害的故事。首次触及“二战”题材,高满堂其实也很忐忑,“这次要讲一个在国外发生的故事,而且是被历史遗忘的故事,毕竟有着语言和地域的隔阂。”
他拿出了自己多年的老办法,靠实地走访来弥补这份“先天不足”。当年为了写《老农民》,他曾穿梭在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喝酒聊天。这次为了《最后一张签证》,他去了布拉格三次,实地探访了犹太人纪念馆、博物馆等历史发生地。站在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十字架墓碑前,眼看着当年焚化犹太人的烟囱依然伫立,他说自己仿佛触摸到了历史,“这是单纯依靠资料整合难以得到的感受,只有真正与历史对话,产生情感,才能把与自己有隔阂的故事写好。”
新剧的故事挖掘的是历史遗漏的史实。“二战”期间,中华民族在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同时,也有很多义士在异国他乡勇救犹太难民,“中国驻奥地利领事馆签证官向4800名犹太人发放了签证,主人公普济州的人物原型就是中国驻奥地利外交官。我们通过采访发现,当时外交官需要把每张签证亲自送到对方手中,如果是送到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家中,外交官往往在对方家待上一宿,然后再亲自护送他们上车。”
这些历史细节直接触动了高满堂,在他看来,编剧需要通过这种真实的情节来触发想象,进而才能进行故事创作,“这不是你在家里翻翻资料就可以的。”高满堂直言,自己一直坚持的创作原则,就是“作品要上去,编剧就得下去”,看上去很简单的方法,如今却鲜有编剧还愿意做类似的准备。在他看来,这也是近两年国产剧想象力匮乏和原创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所在,“大家现在都是把编剧当一门手艺,干的都是行活,并没有一种要成为大家的内在驱动力。其实就像书法一样,最忌讳的就是手法纯熟。”
“如今我们都在改‘IP’(注:网络小说),改故事,甚至要跑到韩国去买故事,说到底我们丧失了自己的原创能力,只会改别人的东西。”高满堂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愿意写严肃正剧的编剧们,在相对浮躁的市场里就毫无出路,“在全勇先写出《悬崖》前,谁又认识他是谁呢?谁都有第一次,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坚持自己的创作。”他甚至调侃,有时候开剧本会,编剧们会发现五六个同类型剧本几乎是相同的故事和结构,“毕竟大家的想象力和生活阅历是基本相似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创作上别去人多的地方,走好小道,也挺好的。”
《最后一张签证》将于明年1月1日起登陆北京卫视、江苏卫视晚间黄金档。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