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馮小剛:《一九四二》照見生命的卑微和堅忍【2】--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對話馮小剛:《一九四二》照見生命的卑微和堅忍【2】

對話嘉賓:馮小剛(導演)  本報編輯:董  陽  任姍姍

2012年11月30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編輯:除了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你怎樣回到70年前的那場災難中,讓沒有故事和主要人物的原著落實到大銀幕上具體的形象,並讓故事真實可信?

  馮小剛:從小說到電影改編最大的難度是沒有故事,災民沒有具體形象。同時還有一點,小說的敘述不是單聲道,而是環繞立體聲,是多線索並進。每條線索的主人公互不見面,但又共同攪和到了一件事上,這件事就是1942年河南的旱災,這場災難就變成了一碗雜拌粥。但電影需要故事,需要鮮活豐滿的人物和能站得住腳的人物關系。那我們隻能採取最笨的方法來改編劇本。

  最笨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不要偷懶,沿著災民逃荒的路、沿著所有線索發生的地方都去走一遍。我們大概用了2到3個月的時間跑了山西、河南、陝西、重慶等很多地方,在這個路上災民的形象慢慢浮現出來,變得具體了。他們的家庭關系、社會關系都建立起來了,人物就有了生命,劇本就順勢而為,我們提供土壤,它自己的枝蔓就開始生長,直到劇本創作的最后一刻,我們才能知道人物的命運和結局是什麼樣的,常常是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所以這個劇本我們是在路上走出來的,第一稿洋洋洒洒十幾萬字,每一個細節都特別鮮活,人物的語言非常准確。這不是你坐在賓館裡一個舒服的地方想出來的。

 

(責任編輯:黃維、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