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互不照面卻生死相連
災難把人性逼上歷史的前台
編輯: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拼到最后,除了故事和細節,還取決於對歷史的理解。對於1942年的大災荒,除了氣候原因和蝗災以外,侵略者、統治者、災民這些不照面的人物如何交織在一起,造成了更大的災難?
馮小剛:多線索的敘事,人物之間互相又不見面,這在電影裡面是特別難成立的,但是在這個電影裡,它成立了。他們雖然互相不見面,但內在的聯系特別緊密,而且產生了非常荒誕的結果。比如,美國記者白修德把災荒的照片擺在蔣介石面前,這等於把蔣介石推到了一個死角。之前蔣介石一直在說,有災情但是沒那麼嚴重,所有的記者都說他昏聵,不了解民情。我們認為,1942年擺在蔣介石面前的有很多他認為非常重要的事,首要的是和日軍作戰,其次是要向英美列強乞求援助,此外還要打通滇緬公路,解救被圍困的英軍,同時,各路軍閥虎視眈眈,還有,共產黨的勢力不斷壯大。也就是說,他覺得哪一件事處理不好都要亡黨亡國,哪一件事都比河南災荒的事情大。他又沒有能力去賑災,而且他想把河南災民當成一個包袱甩給日本,拖住對方。1942年他拋棄了人民,1949年,人民就拋棄了他。
![]() | ![]() |
(責任編輯:黃維、許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