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海報
於26日公映的《致青春》口碑持續發酵,它不但有青春的熱血與張狂,也有現實的殘酷與悲情。但由於影片對原小說改動較大,再加上結尾太過倉促缺乏細節,爭議聲也開始呈現。昨日,趙薇攜趙又廷、韓庚、楊子珊等主創現身上海,在談及不夠豐滿的結尾時,趙薇坦言:“從3小時精剪到2個小時,的確要去掉很多情節,現在已經盡量讓它完整了。 ”
﹝影片]逼真的還原
《致青春》原小說的時間起點是2000年前后,但影片將年代設定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時間跨度長達10年。影片四分之三的故事發生在大學校園,從女主角鄭微進大學報到,濃濃的校園氣息就扑面而來:新生們拖著蛇皮袋和舊舊的行李箱,學長們在校園裡迎接師弟、師妹,櫥窗裡貼滿了各式宣傳海報,等等。
最令三十歲左右的觀眾激動的是,大學宿舍幾乎是原封不動地還原。鄭微和阮菀等女生住的宿舍有8個女生,上下鋪的鐵床,每張床還用布帘子隔出了私密空間﹔一個宿舍樓隻有一台轉盤撥號電話機﹔鄭微在宿舍裡用電爐子導致斷電,隨后跟宿管科老師斗智斗勇﹔陳孝正所在的男生宿舍滿屋子晾著洗過的內衣、襪子﹔還有那一大排水龍頭的公共水房,滿樓道放著的暖水瓶,都足以勾起“70后”大學時代的記憶。這時,便不得不感慨首執導筒的趙薇超強的還原能力。
趙薇:希望和當下形成反差
影片時間往前挪了5年,那時候沒有網絡,大家都用BP機,和現在反差很大。電影裡前半段呈現出來的東西,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隻能在電影中看看我們曾經走過的歲月,這就達到了向青春緬懷和致敬的作用。但放在當下,容易變成現代都市愛情戲。
為了還原上世紀90年代的校園,我們籌備了差不多大半年,光在南京就去了將近二十所高校,因為許多地方翻新太快,要找到符合年代氣質的建筑和場景非常困難。我們等於把十幾所大學,拼湊成了一所九十年代初他們生活的理工大學,包括片中的鍋碗瓢盆,都籌備了好久。還有男女主角的很多衣服,市面上沒有那麼舊的款式賣了,隻有到各個小區去回收舊衣服。
﹝影片]瘋狂的“作女”?
小說中的鄭微家境富裕,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電影中沒有了關於鄭微家庭的鋪墊,反倒是在開篇用類似豌豆公主的特效動畫來展現鄭微童話般的生活,而且動畫水平比較拙劣。在鄭微追求陳孝正成功后,她又突然幻想腳下穿起了水晶鞋跟陳孝正接吻,也幻想自己變成了公主。
最夸張的是,外號“玉面小飛龍”的鄭微從一開始就各種瘋狂、各種歇斯底裡,青梅竹馬的戀人林靜不辭而別,她去對方寢室大鬧,隨后回來借酒消愁。待后面主動追求同學陳孝正時,又死纏爛打地使出各種手段,在全校同學面前跑上舞台又跳又唱李克勤的《紅日》,騙陳孝正自己過生日,硬要對方來吃蛋糕。因為類似的橋段實在太多,不少觀眾看后都接受不了鄭微這種瘋狂的女孩,大家普遍反映大學裡從沒見過這樣的“異類”。
趙薇:太平淡不是我的口味
這是個特別寫實的電影,其實用超現實特別難,會讓觀眾覺得穿幫。但在一個特別寫實的電影裡用點超現實,就會有點意思,因為生活中不會出現那樣的情景。隻有我們心裡願望特別美好時,才會有超現實出現,所以特效真不是為了炫耀什麼,只是表達人在現實中還是會有夢想的感覺。
至於鄭微的角色,我相信很多觀眾看后還是會有共鳴的,每個女生初次接觸到愛情,對男生發生化學反應以后那種勇敢和無顧忌的袒露和追求,這種情緒是所有人都有的,不管什麼性格,內向的人都對愛奮不顧身過。而且電影和生活還是有差別的,我希望它戲劇化、好看點兒,太平淡了也不是我的口味。
﹝影片]自私的“渣男”?
無論是韓庚扮演的林靜,還是趙又廷扮演的陳孝正,兩個鄭微深深愛過的男人在觀眾眼裡都不討好,因為他們愛自己遠勝過愛別人。僅僅因為目睹了鄭微母親和自己父親舊情復燃,無法接受現實的林靜就一聲不響地從鄭微生活中消失,連一句告別或交代都沒有,完全不像個有擔當的男人。
而鄭微苦苦追求的陳孝正則是個不折不扣的 “鳳凰男”,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的他家境貧寒,因為一心想出人頭地,嘴上一直挂著的一句話就是“我的人生不允許有一厘米的誤差”。兩人第一次碰面,陳孝正為了不讓建筑模型掉下桌子,竟然將鄭微推倒在地。面對火熱的鄭微,陳孝正一直冰冷示人,他會讓鄭微淋雨等待數小時,也不多解釋一句。即便接受鄭微的追求后,他依舊不像戀愛中的男生,連鄭微生日也會推說自己太忙沒時間買禮物。最后,陳孝正選擇公派留學出國,鄭微卻是最后一個得知消息的人。
趙薇:我媽特別理解陳孝正
其實我特別喜歡陳孝正,他天生的憂郁和清高,身上有一種悲涼感,容易令女孩魂牽夢縈的人。我記得第一次見趙又廷是在台北,當時我還沒有跟他講過話,但看他走來拍了一個鏡頭,我心裡就說: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陳孝正麼?
我媽都60多歲了,她前兩天看完首映,我問她最喜歡誰,她就說喜歡陳孝正。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我挺喜歡他,這孩子不容易。 ”其實越是飽經滄桑的人,越能明白這其中的人情事故和心酸,陳孝正不是品質很壞,閱歷越深越會理解他,因為人越大,會做越多違心的事兒。
[影片]倉促的結尾?
如果單看影片的校園戲份,趙薇算是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由於校園戲寫得太滿,配角也過於豐滿,佔了過多篇幅,最終導致影片倉促收尾,整個故事也顯得有些支離破碎。小說中,林靜最后用實際行動贏回了鄭微,有很多他默默照顧並守護鄭微的生活細節得以展現,而陳孝正雖然也想重新愛鄭微,但卻又一次在面對工作和愛情的選擇時給了鄭微致命一擊。所以,鄭微選擇跟林靜結婚一切都那麼自然。
但影片結尾將所有配角的命運都交代得過於清楚,以至於鄭微和林靜的重逢是突兀的,而她在好友阮菀車禍后突然跑去跟林靜求婚也顯得很莫名其妙。至於陳孝正,他總是口口聲聲要重新愛鄭微,卻不見有任何實際行動。好在影片最后用了開放式結局收尾,鄭微看似誰都沒有選擇,但一句“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別人”,算是她對青春的總結與懷念。
趙薇:3小時的版本才能完整
編劇李檣給電影做的結尾還是非常精彩的,是超越了很多小說和電影想象的一個結尾。但因為受篇幅的影響,如果要那些細節就要看我最初剪出的3個小時版本。其實從3小時精剪到現在的2個小時,的確要去掉很多情節,現在這個情況已經是盡量讓它完整了。其實也有個好處,可以再多看一遍,你又會發現以前沒注意的東西,還有一些模糊判斷的東西,你一定會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