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劉嫣
不管《姜戈》到底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被禁映,這件事情卻給了影片本身很大的宣傳效果,隻可惜禁映之后大部分觀眾已經通過網絡下載的方式觀看了影片。然而《姜戈》是這樣一部電影:如果你一個人在電腦屏幕前看得哈哈大笑又或者緊張刺激,環顧四周卻發現沒有人能和你產生同樣的共鳴,一種失落的情緒就會從心底油然而生。所以,不要給自己這樣一個去“失落”的機會,邀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影院裡看看這部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吧,雖然可能會少了一些“據說是器官”的鏡頭,但應該無妨昆汀給大家帶來的這種“黑色幽默”的魅力。
被禁映的前因后果
上映當天臨時叫停,原因不明
《姜戈》是今年奧斯卡頒獎禮上的熱門電影之一,萊昂納多和克裡斯托弗·瓦爾茲共同爭奪最佳男配角獎,最終瓦爾茲眾望所歸。不僅如此,昆汀也拿到了最佳原創劇本的獎項,算是一次不小的收獲。
奧斯卡之后就傳來了影片要在內地上映的消息,時間為4月11日,這也是昆汀作品首次在內地的大銀幕上被看到。然而就在4月11日影片上映當天上午9時左右,各地的影院都接到了中影的口頭通知,稱《姜戈》因“技術原因”必須在全國范圍內暫停放映。那天,不少開早場的影院都已經有觀眾進場觀看了,但大家隻看了幾分鐘就被“請”出了影院或者在解釋后改放了其他的電影。
上映當天被禁映的消息,隨后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這樣的事情畢竟是不多見。而對於禁映的原因,卻眾說紛紜。因“露點漏刪”下映的猜測在坊間不脛而走。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著名產業評論人高軍先生也在中午通過微博表示:導致《姜戈》下映的原因可能是片中的一個裸露畫面,而在當初審查時它並未被及時發現。
禁映帶來的好壞影響
《姜戈》知名度大升,審查制度引討論
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雖然被禁映了,但是卻讓《姜戈》一下子就打開了在國內的知名度。很多原本對影片聽都沒聽過的觀眾,一聽說有一部電影因為“露點漏刪”,上映了一分鐘就被強制下片,都產生了無比的好奇心。一時之間,《姜戈》在網絡上的點擊率暴增。
而對業內來說,影片的禁映也再次掀起了對內地電影審查制度的大討論。中美國際電影大師課暨產業高峰會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的時候,美國南加大電影藝術學院院長伊麗莎白·戴利就在演講中提到了《姜戈》被禁映的事情。她表示,好萊塢注重市場的公平性,信任中國市場才來做生意,“美國電影公司都希望看到可預期的回報,而不希望到最后,影片上映一分鐘了還出現意外。禁映案例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年內,都會在美國電影圈被反復提及,以警告美國制片人中國市場有多大的風險。”此外她還表示,中國市場還需要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不僅美國電影人發牢騷,就連國內的電影人也再度表示出了不滿。馮小剛在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表彰大會上說:“這20年每個中國導演都面對一個絕大折磨,這個折磨就是審查。”
即將踏入五月之前,正在大家猜測《姜戈》到底會不會出現在五月進口大片片單裡的時候,各大院線陸續接到通知:《姜戈》將於5月12日正式回歸內地影院上映。而這一天,也正好是影片原定上映日期(4月11日)的一個月之后。
關鍵詞解讀《姜戈》
關鍵詞1:通心粉昆汀式的意大利西部片
通心粉西部片,很多觀眾對這個名詞表示陌生。通心粉西部片是意大利著名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在上世紀60年代創造的一種新類型的西部片。全片在歐洲拍攝,帶有強烈的歐洲電影風格,表現的卻是美國拓荒時期的故事,演員也經常用美國明星。
意式西部片與美國片有著完全不同風格,比如萊昂內著名的“鏢客三部曲”系列,角色亦正亦邪,遵從為錢賣命的守則,黑白界限模糊,帶有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風格。這類電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成本低廉,暴力色彩濃重,這些都是美式西部片所不齒的,很多影評人認為意式西部片玷污了西部電影神聖的沃土,因此用“通心粉”來諷刺這些片。
而昆汀本人是這種B級風格濃重電影的愛好者,《被解救的姜戈》就是一部典型的通心粉西部片,鏡頭突然拉近的面部特寫、斷斷續續的背景音樂、主角漫步在一片充滿著暴力與嗜虐成性的西部大地等。
關鍵詞2:姜戈
黑人姜戈既致敬也顛覆
早在十年前,昆汀就想了一個黑奴變賞金獵人的故事。而“姜戈”在歐洲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幾乎通心粉西部片中都有一個姜戈。1966年有一部通心粉西部片就叫《姜戈》,但昆汀並不打算簡單地致敬或翻拍。“姜戈”原本是一個典型的吉卜賽人名字,但昆汀卻把它安在了一個黑奴身上,這原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昆汀就是這樣致敬中又帶著顛覆。
昆汀選擇黑人題材拍攝通心粉電影是有原因的,《姜戈》的導演塞吉奧·考布西就是昆汀非常喜歡的導演,他的電影不但暴力色彩最為張揚,而且種族主義嚴重,因此昆汀把考布西的“中心思想”全部糅合在本片中,與他暴力風格最相似的就是南北戰爭前的美國南方,選擇一名黑人當賞金獵手可以將考布西式種族主義推向極端。
關鍵詞3:暴力
用正能量的方式宣泄暴力
《姜戈》作為一部以暴力為己任的通心粉西部片,在暴力場面上更加不含糊。為了鋪墊結尾絢爛的暴力場面,昆汀在之前用了“抑”的法子,大段時間表現奴隸主如何虐待黑奴,到了該“揚”的地方,稍微緩和觀眾的心態,然后加重“抑”的部分。這些情緒堆積到了結尾,就像一個即將爆發的火山,到了“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程度,才讓最后“為了達達尼昂”的屠殺、炸毀庄園是那樣的暢快,棉花上的鮮血、引燃的炸彈引線,也能如此優美。
本片在自由平等正義的前提下,把握住觀眾的情緒,用正能量的方式宣泄暴力,也就是暴力之后要加上“美學”的真正含義。
關鍵詞4:黑色幽默
導演親自上陣死得轟轟烈烈電影中,牙醫舒爾茨馬車上的大牙非常搶鏡,還有很多特寫,用時髦話來說:很萌。這是昆汀電影的標志——黑色幽默。
昆汀電影中的黑色幽默很有特點,《姜戈》中黑色幽默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諷刺3K黨(事實上這個組織在電影發生的年代還沒有出現),用床單蒙面雙眼掏洞,喬納·希爾抱怨視線受阻,然后眾人對面具質量和必要性展現激烈的討論。
同時萊昂納多的角色也很有意思,卡爾文·坎迪是個標准的法國名字,他也非常喜歡他人用法語“先生”來稱呼他,但自己卻不懂法語,諷刺了南方種植園主的故作姿態,裝模做樣。而到了快結尾的時候,昆汀客串的角色,死得“轟轟烈烈”,這種導演親自上陣體驗死亡的情節,這無疑是最高級的幽默。
關鍵詞5:音樂
毫無章法但卻能烘托情節
名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吐槽曾經多次合作的昆汀用音樂沒有整體一致性,所以在《姜戈》中兩人沒有合作,裡面的音樂都是莫裡康內以前寫的曲子,另外還有一些古老的西部民謠、時髦的黑人RAP,五花八門,倒也符合昆汀的特征。
除此之外,詹姆斯·布朗、杰瑞·高史密斯,逃跑時的靈歌,庄園火拼中的饒舌,策馬奔騰時的民謠,毫無章法,但都有一個作用,為烘托電影的氣氛而使用。因為昆汀的電影類型雜糅,為了服務這一段的主題,音樂風格當然也要多變。 (部分資料來源於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