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些電子圖書制作軟件,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軟件提供的諸多模板,插入包括音頻、視頻、3D物件等在內的多媒體內容,創造屬於自己的互動式電子書。
在當前的電子書市場上,互動式電子書更多地出現在工具書與兒童讀物中。但是,很多跨媒體出版公司並不想止步於此,他們正在嘗試著將這些互動元素注入到小說中,從而為互動式電子書進入傳統文學領域鋪平道路。
平板電腦已經成為圖書發行業的一個新興媒介。從一開始單純將紙質書籍電子化到如今的互動式圖書,電子書的制作和閱讀方式已經有了質的變化,並將改變我們閱讀文字的方式。一些簡單便捷的軟件讓互動式圖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商家們也在爭相將其投入到市場。
如果要下一個定義,互動式電子圖書就是一種增強版的圖書體驗。互動式電子圖書用內容和故事情節來提供所謂的交互作用,也就能為讀者帶來獨特的體驗。
不過,大量互動式電子圖書涌入市場后,隨之也出現了一些劣質產品。當出版商們出版一批全新的電子圖書,或是將原來傳統的紙質圖書轉化成一本數字互動電子圖書的時候,他們往往遺漏了這一新興媒體所能給讀者帶來的附加值。業內人士指出,基於觸摸的交互作用,互動式電子圖書的體驗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動畫上,或是局限於只是翻翻頁碼而已。當設計這種類型的圖書的時候,設計者應該先了解什麼是增強版的體驗,為什麼要從印刷圖書過渡到電子書再發展為互動式圖書,以及怎樣把圖書設計得更加有趣並吸引讀者。最重要的是,互動式圖書應該給圖書增加額外的價值,並且能帶來紙質圖書無法給予的閱讀體驗。
——編者
互動式電子圖書是印刷圖書在增值互動性上的一次進化,它超越了原來紙質圖書所能帶給讀者的閱讀體驗,同時增強書的實用性。
質疑:不要“為了互動而互動”
早期的互動式電子書的制作還不夠成熟,一些簡單的互動體驗華而不實,反而讓讀者在閱讀故事的時候分心。
某些互動內容對於孩子們來說只是一個游戲,如果過度地將一些元素應用到圖書中,就會破壞這本書的內容。與書中的音頻和動畫相比,故事情節反而變成了次要的東西。
從誕生到現在,電子書的制作和閱讀方式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說單純地將紙質圖書“轉化”為電子版本只是電子書的“初級形態”,那麼利用平面電腦互動性強的特點制作互動式電子書則可以稱為電子書的“新紀元”。
當電子書第一次出現在亞馬遜的電子閱讀器Kindle上時,其互動性十分有限。用戶在Kindle上隻能對電子圖書進行翻頁,尋找內容,加亮單詞。此外,Kindle所能做的隻有將圖書字體放大以便讀者免受眼睛疲勞帶來的傷害,從而更好地閱讀圖書。
互動式電子書則是一種全新的電子出版物,它可以輕鬆地將視頻,音頻和互動性結合在一起,其本質上是一個軟件應用,它用平板電腦使用戶能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聲音,景象,觸碰等交互式的體驗。互動式電子圖書是印刷圖書在增值互動性上的一次進化,它的產生就是為了讓讀者獲得一種體驗,它超越了原來紙質圖書所能帶給讀者的體驗,同時增強書的實用性——為孩子們而設計的互動圖書軟件,使用GPS功能的互動旅游向導,帶有計時器和音頻菜單的烹飪書,或者任何使用平板電腦來加強互動體驗的傳統圖書等等。比如,如果將這些功能應用於電子教材,那麼未來的教科書也許能“自己朗誦”,一本全新的課本也許可以在不破壞圖書的前提下,增強學生們標注和分析文章的能力。在各個章節中,學生還可以進行互動式的自我測試。
第一本在iPad上出版的互動電子書名為《愛麗絲夢游仙境》。當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有評論就說稱其為“一次閱讀的革新”。它在書中附加了一些iPad的基本功能,比如用加速器讓主角愛麗絲變得跟房子一樣大,或是讓餡餅飛起來。不過,這本互動式電子書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質疑,他們認為這本互動式電子書的制作還不夠成熟,一些簡單的互動體驗華而不實,反而讓讀者在閱讀故事的時候分心。這本電子圖書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它出版的時候,iPad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觸摸式的互動性還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體驗。
類似的例子還包括另外一本互動式圖書《Cozmo的放假日》。這本電子書曾經好幾個月都名列電子書熱賣榜單。圖書中所具備的互動元素包括有100多個音頻和動畫。然而,這些應用對於孩子們來說只是一個游戲,並不是一本互動的故事書,這本書中在某些章節過度地將一些元素應用到了這本圖書中,破壞了這本書的內容,讀者會感到這些東西搶走了他們本可以在腦子中幻想書中畫面的體驗。與書中的音頻和動畫相比,故事情節反而變成了次要的東西。業內人士將這類電子書稱為“為了互動性而做出的互動”。出版方往往為了能在電子書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而在電子書中加入如可觸摸的圖畫和簡單的動畫這樣表面的互動功能。這樣的互動體驗並不能為故事增添任何價值,因此很快會被電子書市場所遺忘。不過,在早期互動式電子書取得成功后,有些出版方很快意識到這樣的互動體驗能完美地應用在一些實用工具書和兒童書之中。比如相對於帶一本厚如磚頭的旅游書來說,平板電腦或者智能手機顯然更加便捷。利用平板電腦上的GPS功能,《DK巴黎指南》(Paris:DKEyewitness)的用戶可以隨時尋找步行距離之內的旅游景點和餐廳,又或是利用離線地圖獲取公共交通的路線,而不需要再漫無目的地在地圖上尋找。而兒童電子讀物《BoboExploresLight》是一本主要內容圍繞著和光學的基本知識的教育圖書,主要內容包括光合作用,閃電和顏色。作為一款iPad應用,裡面還有一個名為Bobo的“機器人”會與兒童讀者互動,通過一些視頻、紋樣,小游戲帶領他們去學習激光器、望遠鏡、閃電反射,生物發光和陽光等所有關於光的科學知識。
在互動電子書的引領下,閱讀不再是一個被動輸入的過程,文學上的互動性比起電腦游戲更有現實意義。
在當前的電子書市場上,互動式電子書更多地出現在工具書與兒童讀物中。但是,很多跨媒體出版公司並不想止步於此,他們正在嘗試著將這些互動元素注入到小說中,向讀者展現如何用互動元素來更好地閱讀文字和故事,從而為互動式電子書進入傳統文學領域鋪平道路。
在美國達拉斯,一家名為Chafie Creative的集團計劃推出一個叫做“Immersedition”的iPad應用。作家Amanda Havard利用這個應用制作出其第一部名為《生存者》(TheSurvivors)故事書,為讀者呈現了一次增強的媒體經驗。這本書共283頁,它主要講述了那些塞勒姆審巫案參與者后代的故事。書中包含了300個觸摸點,這些觸摸點向讀者展示了500個互動畫面,這些動畫通過水印隱藏在書的頁碼間。
這些水印向讀者展示了歷史背景,地圖,相片,視頻和人物介紹。這些都可以在讀者閱讀圖書的過程中不斷變化。此外,還有一些隱藏的原聲音樂。而且,書中還有來自五個主角的推特介紹,他們會持續在推特上發消息而且還會為故事增加背景介紹。
在英國,一部分作家也已經開始嘗試用互動電子書的形式來創作小說。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為“創新寫作”設立了一萬英鎊的獎金,並稱實驗性的電子圖書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一個特寫還需要打造交互性。他們提出,閱讀是一個很自然的交互式體驗,不管讀者用iPad閱讀還是閱讀紙質圖書,他們都可以參與其中。小說家要創造一個世界,讀者也將一些東西帶入進來。在互動電子書的引領下,閱讀不再是一個被動輸入的過程,文學上的交互性比起電腦游戲更有現實意義。
很多經典的小說,比如巴肯·約翰的《三十九級台階》都將要以這種交互式的形式來出版。倫敦費伯-費伯出版社和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都正在將當代知名的作家納入到這個實驗小說的下個階段來。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的數字開發部門的工作人員現在正忙於將音樂和一些視頻插入到電子圖書文本中。該集團去年成功出版了英國女作家Caroline Smailes的 《99Reasons Why》,這個故事向讀者展示了11個不同的結局。出版社認為,對於這樣的新形式,可以將讀者帶入許多新的領域。比如當讀者加裝一個GPS裝置,就可以隨著地點的變化而改編小說的文本。目前為止,創新重點主要是放在一些非小說類的文學作品中。但業內人士認為電子書時代已經打破了傳統寫作種類的界限,現在這個界限變得更加的寬泛而且相互交叉,其以后的應用前景將變得更加廣闊。
通過交互式的圖書,很多可能性就會被發掘出來,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紙質版的圖書。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的數字開發部門的主管ScottPack就指出,紙質小說仍然是一個比較新的形式,小說中的直線性無疑已經成為一種意識,人們仍然用直線性的方式來寫作,因為他們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閱讀的。“我並不認為舊式寫作和新式寫作之間,閱讀紙質圖書和在Kindles和iPads上閱讀之間有什麼沖突。很多作家和讀者都對這兩個技術和方式很感興趣。我們都希望他們能給讀者帶來最好的東西。”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