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右)在唱歌方面對王菲有深遠影響,而早年王菲的照片也十分神似鄧麗君。
在演唱會發布會中,鄧長富與張靚穎一同亮相。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供圖
眾星周日亮相首體館紀念演唱會﹔鄧長富接受專訪憶胞妹
“今宵離別后,何日君再來。”適逢鄧麗君誕辰60周年,由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和嫣然天使基金主辦的“追夢——巨星耀北京鄧麗君60紀念演唱會”將於5月19日在首都體育館舉辦,屆時,王菲、毛寧、羽·泉、蕭敬騰等歌手將分文不取地獻上演出,而演出收益也將捐獻給慈善事業。日前,鄧麗君胞兄、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鄧長富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採訪,講述了籌備演唱會的始末,並回憶了鄧麗君生前的點滴。
兩代天后隔空對唱《清平調》
在這場紀念演唱會中,王菲、羽·泉、張靚穎、蕭敬騰、彭佳慧、平安、曹格、毛寧等歌手均確定加盟並無償出演,演出收益將捐獻用於慈善事業。
在演出陣容中,天后王菲的加盟最引人矚目。鄧長富透露,王菲將在倒數第二個出場,演唱鄧麗君的三、四首作品,包括鄧麗君生前未完成的遺作《清平調》,屆時兩代天后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隔空對唱。因《我是歌手》節目風頭正勁的羽·泉將作為壓軸嘉賓登場。
明星義唱,收益捐蘆山、嫣然
本場演出的票價從260元到1953元分為8檔,場地票價1953這個數字則是為了紀念鄧麗君的出生年份。參與演唱會的所有明星這次都分文不取,所有收入在扣掉必要的開銷后,都將作為善款捐獻。
鄧長富對明星們的義舉表示感謝,並介紹說,大部分收益將捐獻給蘆山地震災區的災民,其余部分則按照原定計劃贈予嫣然天使基金建立的醫院。此外,主辦方拿出800張門票用於義賣,所得善款將用於嫣然天使基金的醫療救助項目。
■ 歌單預覽
羽·泉:鄧麗君跨越邊界、國界,影響了不同時代不同的中國人。聽鄧麗君不是我們小時候流行的事情,但我們這一代沒人不知道她,沒人不會唱她的歌,這是很神奇的事情。
參演曲目:《船歌》《小城故事》《何日君再來》
張靚穎:我的長輩喜歡她,耳濡目染下我也自然而然喜歡上了她,之前我曾舉辦過致敬鄧麗君的演唱會。如果以后鄧長富先生在國內其他城市繼續舉辦這樣的演唱會,我還會繼續參加的。
參演曲目:《奈何》、《海韻》、《原鄉人》、《假如我是真的》、《雲河》、《甜蜜蜜》(與曹格對唱)
■ 幕后故事
鄧長富:實現她未在內地演出的遺願
新京報:這場演唱會籌備了多久?
鄧長富:想法有兩三年了,正式籌備是從去年5月。今年剛好是鄧小姐60歲,中國講六十一甲子,所以我們想為她做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在台北的文獻展,以及內地將由北京現代出版社出版的官方傳記等等。希望幫她實現生前未能在內地演出的遺願,也因此定了“追夢”這個主題。
新京報:王菲將演繹的《清平調》是鄧麗君什麼時期的作品?
鄧長富:這首歌屬於鄧麗君《淡淡幽情》的第二個系列,都是唐詩宋詞,歌選好了,曲子也譜好了,只是她來不及唱,隻有她在家中練習的部分錄音。這首歌到現在已經應該有20年了,一直沒有發表,這次與王菲小姐溝通,她也是第一次聽,很喜歡,願意來唱,所以有了這次合作。除了《清平調》,沒有未公開的作品了。
新京報:作為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的會長,能否談一下這個組織成立的初衷是什麼?做過哪些事情?
鄧長富:鄧麗君過世以后,有唱片公司、電視公司找上門,認為鄧小姐值得一直傳唱,而她對公益、慈善事業非常投入,因此他們希望能把她的歌曲和這種精神傳承下來,所以1995年10月,環球唱片、日本的金牛唱片以及台灣的中華電視公司出資成立了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基金會以傳唱鄧麗君歌曲、培養年輕詞曲創作人及推廣公益慈善活動三項工作為主。
這次演唱會也圍繞這些主題展開,同時,在扣掉必要的成本之外,我們預定會捐出100萬-150萬做公益活動。
新京報:鄧麗君私下是怎樣的一個人?作為親人,想起她時,最具象的一個畫面是什麼?
鄧長富:我們家是北方家庭,比較傳統一點,從小的教育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對朋友仗義。她私底下也是非常親切,對樂隊老師都非常尊敬。父親懂評劇,說每天都要吊嗓子,所以鄧麗君自九、十歲開始就每天早上被拎起來練習發聲。剛開始很難,小孩子都會偷懶。我至今記得那個場景,看到她冬天起來后,又躺下去,我母親就拿著熱毛巾往她臉上一擦,她才醒。其實她從小就很能吃苦,很努力。這樣一練就是五年,也慢慢練出了興趣。包括她后來自學各門語言也是一樣。
新京報:她辭世后的這些年裡,家人的狀態是怎樣的?
鄧長富:我們家裡其實還好,生命之淚難免,但我們更以她為榮。我現在一般不太看她的VCR,看她演唱會情緒還是不太穩定,會想起小時候的生活,懷念從前過年團聚的情景。
總覺得她付出的多,我們做兄長的付出的少。不管她知不知道,我們總會盡心地把她重視的一些事情辦好。香港的歌迷會成立了37年,現在每一年都要我去。希望讓他們感覺到即使她不在了,家人對歌迷還是一個樣子。 (記者古珺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