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全程介入《鋼鐵俠3》
正在上映的電影《鋼鐵俠3》,第一周就以4.1億元人民幣榮登內地周票房榜首。
影片中的“中國元素”給中國觀眾帶了意外的驚喜。比如,中國演員王學圻在影片中飾演“吳醫生”這一角色。“吳醫生”在給“鋼鐵俠”做手術時,使用了中國傳統的針灸療法,中醫元素在影片中得到了巧妙的表現。此外,影片還在北京的永定門取景,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演員范冰冰在影片中進行了客串……這些都讓中國觀眾備感親切,也讓外國觀眾進一步了解了中國。
《鋼鐵俠3》由中國民營影視企業DMG娛樂傳媒集團(以下簡稱DMG)和美國好萊塢影視公司漫威影業共同投資拍攝。“跟以往的中外合拍片不同,《鋼鐵俠3》從劇本創作到場景選擇再到后期制作和宣傳發行,中方全程介入。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讓影片擁有更多的中國元素一直是中方跟美方談判的焦點。”DMG總裁、《鋼鐵俠3》總制片人吳冰告訴記者,“表現更多中國元素,傳播更多中國文化,既是中國影視企業的責任,也更能體現我們作為投資方的價值。”
要一步一步來
不過,也有不少中國觀眾對《鋼鐵俠3》中“中國元素”的植入方式提出質疑,認為中國元素加入得太突兀,跟劇情的聯系不夠緊密。還有人覺得,影片中的中國元素太少,王學圻、范冰冰的戲份太少,看起來不像是合拍倒像是點綴。
面對媒體和觀眾的質疑聲,吳冰表示:“誰也不可能在一部好萊塢經典影片中,讓中國元素一下子佔到一半的比例。但有一點非常明確,中國元素已經進入了好萊塢電影,西方觀眾知道《鋼鐵俠3》裡有一個中國醫生,也讓迪斯尼電影庫裡增添了‘吳醫生’這樣一個角色。這是中國電影企業在好萊塢走出的第一步,這一步就像一粒種子,它遲早要發芽的。”
而《鋼鐵俠3》的另一個制片人、好萊塢導演丹·密茨則表示,任何元素的加入都要符合和服務於劇情,《鋼鐵俠3》裡中醫元素的加入就很自然,可如果換了其他元素就不一定合適。他說,《鋼鐵俠3》是《鋼鐵俠1》《鋼鐵俠2》的延續,裡面更多的還是美國的故事、美國的文化,在其中加入中國元素其實是中美兩國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因此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和切入點。
要在合拍中學習
長期以來,中國電影輸出的多是演員人才,都是以“角色”來傳播中國元素,這種方式話語權小,影響范圍窄。通過“財力輸出”直接投資好萊塢大片,介入影片制作全過程,顯然能夠在中國元素的表達和中國文化的傳播上,獲得更大的話語權。這方面,DMG投資《鋼鐵俠3》開辟了一個新的模式。
事實上,這樣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在日前閉幕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中外電影合拍項目達到10個,比去年增加66.7%,其中中國本土題材的影片就達到4部。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日益成熟,中國元素、中國故事對好萊塢越來越有吸引力。而政策也對中外合拍片持支持態度。比如,中外合拍片可以享受和中國國產電影一樣的待遇,制片方可以獲得43%的票房分賬,比進口片多18%。
然而,跟外方合作是“借船出海”,不能指望一勞永逸。“與其把目光放在合拍片能賺到多少票房上,不如想想在合拍中,我們能學到些什麼。”DMG董事長肖文閣說。丹·密茨也指出,美國跟中國在電影的籌備、劇本開發和拍攝方法上都不一樣。好萊塢在100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成熟的電影制作模式和系統,這些都是中國電影界需要學習的。(本報記者韓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