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如何找回自信:要創造世界的“新口味”--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十三日成立 

中國文學如何找回自信:要創造世界的“新口味”

趙婀娜  李辛未

2013年05月15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文學是否已經融入了世界文學的總體格局?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否會增強世界對於中國文學的關注?中國文學是否還需要增強自信與“修煉內功”?這些都是中國當代文學界關注與思考的重要命題。

  5月13日,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成立,一場以“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為主題的論壇同時舉行。莫言、鐵凝、蘇童、童慶炳、李敬澤、陳思和等作家和學者圍繞以上話題進行了探討。

  中國文學之所以難以走向世界,缺乏的是一份自信

  “我認為,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水准跟世界當下的水准並沒有很大差距,跟莫言旗鼓相當的中國作家還有一二十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說。在他看來,中國文學之所以難以走向世界,缺乏的是一份自信。

  當代文學一直存在著一種焦慮感。“我們試圖通過學習的過程,獲得西方的承認,這是一個弱勢文化的訴求。”文學批評家孟繁華說。

  而對於如何找回文學的自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是作者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語言和形式能夠抵達靈魂﹔第二,要學會閱讀自信,要相信自己的閱讀感受,不要看別人的眼色﹔第三是要批評自信,“如今的批評生態極其糟糕,大家都互相吹捧、一團和氣,我們需要的是把自己的感受勇敢說出來。”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認為,文學作品應蘊含能讓人產生共鳴的文化內涵。“在30年前我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時候,確實能夠感到一種跨越民族、地域和時間的心靈共鳴。我想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關系可能能做出無數的學問來,我們也可以從各種角度去加以解說和闡釋,但重要的是不要忘記這種共鳴。”

  不同國別間作家的溝通,並不會被語言所阻礙。莫言認為,交流靠的不是翻譯、不是形式,而是作家能否創作出有價值、能讓讀者產生共鳴的文學作品。

  文學要向世界展現全面的中國

  文學不僅僅承載著寫作者的思想、意識和情感,也同樣傳遞著國家形象。對於中國文學而言,想要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須要向世界展現一個全面的中國。

  “一位國外的詩人曾經對我說,中國的經濟很厲害,政治也很獨特,但我們沒有辦法通過你們的文學來了解中國。”著名詩人歐陽江河在論壇中提到這樣一個例子。

  在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陳福民看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注意多樣性和復雜性的呈現。中國文學不能夠一味地去迎合世界的口味,而是要讓世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國,去創造“新口味”。“這是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途徑,無論是寫作者還是研究者,都有義務去呈現中國經驗的復雜性,而不是單一性。”陳福民說。

  對此,作家蘇童表示,應該站在地球村的角度,去闡釋全人類共通的東西﹔作家筆下的人物,應該是“人”,而不僅是所謂的“中國人”。這樣的作品,才更具有民族性與世界性。

  當然,文學所傳遞的全面的中國形象,還需要世界不帶偏見的接受。“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不應是中國作家一廂情願的事情,而應該是世界文明發展的需要。隻有當我們進入到一個可以平等對話的時代,走向世界才可能真正實現。”沈陽師范大學教授賀紹俊說。

(責編:黃維、許心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