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衛視每周五22:00播出的明星跳水競技秀《星跳水立方》自開播起即引來各方關注。在看過《星跳水立方》之后,不少觀眾也對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跳水選手大為好奇。對此,記者專門採訪了《星跳水立方》的訓練教練。
教練揭秘:五大培訓秘籍
據教練透露,雖然《星跳水立方》在訓練中講求特點訓練,就是針對明星不同的生理素質設計不同的訓練計劃,但總體來說會分為幾個比較大的步驟。
專項測試——每個明星開始接受正式訓練前,教練組都會對他們做一個固定的專項測試。
體能訓練——之后就是最常規的體能以及柔韌性訓練,包括器械鍛煉、在健身房學習肢體協調動作等,每個明星都有特定的指標要完成。
陸上訓練——把跳台上的翻騰動作先拿到地面上來練習,這也是訓練安全性的一個表現。
跳台跳水——對於跳台高度要有一個過渡的階段,從1米到3米、5米、7米5、10米。
賽前適應訓練——在節目錄制之前,明星們會在場館中進行試跳。
明星跳水:“揚長避短”
明星訓練與專業運動員不一樣,一兩個月的訓練時間,也無法對他們的體能作飛躍性的提升。因此所有訓練都要以明星現有條件為基礎,就是所謂的“揚長避短”,就目前而言,金小魚、陳楚生手臂力量不錯,平衡性也可以,所以建議他們使用臂立動作起跳。而很多明星的翻騰動作也是在跳板上完成的,這個選擇是為了用跳板彌補腿部力量的不足。
案例分析:幫陳楚生克服恐高
當紅歌手陳楚生十米台驚艷首跳奪高分,獲薩烏丁盛贊,是男明星選手中潛力較大的一員。教練以陳楚生的訓練經歷進行了介紹。據悉,陳楚生平時的訓練強度就比較大,訓練也很刻苦,他唯一的“弱點”就是有些恐高。教練組考慮到陳楚生臂力不錯,倒立動作比其他選手完成得好,給了他一個7米5台倒立的比賽動作。“但在訓練過程中陳楚生完成得有些困難,他很難克服高度的問題,曾經主動提出跳5米台,訓練中教練組為他修改了動作。但實際操作中發現,5米台用臂立起跳使他完成動作的空間更小,嘗試多次也不盡如人意。最終陳楚生提出再跳7米5台。所以我們讓陳楚生回到7米5台,從簡單動作開始讓他適應,最終他很完美地完成了這個動作。” (揚子晚報記者 張 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