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年前"書法化石"展出 黃庭堅曾刻下四行詩[圖]--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4億年前"書法化石"展出 黃庭堅曾刻下四行詩[圖]

章魚是頭足類動物后代。現在有不少人喜歡收藏化石,但是在眾多的化石收藏者“隊伍”裡,原來還有過一個特殊的“成員”,他就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
2013年05月17日14:17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這塊4億多年前的化石上留有黃庭堅的真跡。 朱姝 攝

  來自德國的“菊石”。朱姝 攝

  章魚是頭足類動物后代。

  現在有不少人喜歡收藏化石,但是在眾多的化石收藏者“隊伍”裡,原來還有過一個特殊的“成員”,他就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昨天,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遠古時代的動物明星——頭足類”展覽上,一塊曾經由黃庭堅收藏的珍貴化石當之無愧成為“鎮展之寶”。它是一塊距今4.6億年的“中華震旦角石”,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左側保留了黃庭堅的真跡。“這塊化石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塊被人類所收藏的化石標本。”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馮偉民館長介紹說。據了解,該精品展將在5月18日正式對外展出,一直持續到九月底,展覽地址位於南京市北京東路39號。 揚子晚報記者 朱姝

  世界上唯一的“書法化石”

  四四方方像“板磚” 裡面藏著個“石筍”

  “這就是那塊罕見的化石。”當馮偉民館長拿出化石后記者發現,和一般“原生態”的化石不同,這塊“中華震旦角石”看上去像個“板磚”。它四四方方,長度達到19厘米、寬11.4厘米、高度2.5厘米,表面很光滑。在石塊的中間有一個白色的“石筍”,而在石塊的左側很清晰地刻有四句詩:南崖新婦石,霹靂壓筍出。勺水潤其根,成竹知何日。並署名“庭堅”,下方還有章。

  據了解,這塊化石中的“石筍”,實際上是一種無脊椎動物——震旦角。它是中國典陶紀的重要化石之一,是4億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凶猛食肉動物。由於滄海桑田,大自然地質歷程變遷,埋藏於堅硬的石灰岩中,所以取之不易,得之更難,從而使其更顯珍貴。一般來說,震旦角的“身體”呈圓錐形或直錐形,一頭尖一頭寬。而它“身體”裡一格一格的,就是它的“氣室”。“這些氣室可以用來儲存水分,這樣震旦角就可以潛入水裡。”馮偉民說。雖然這塊化石中震旦角的“身高”隻有19厘米,但震旦角最高可以達到3—4米左右。

  深埋地下4.6億年 “重見天日”900年

  和其他的“中華震旦角石”不同,這塊化石最讓人關注的,就在於它上面的“人文情懷”。而最早參與研究這塊化石的,就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陳挺恩研究員。在展覽會現場,他也向記者娓娓道來發現這塊化石的“故事”:

  1968年,時任江西省武寧縣政府機關干部涂兆慶,在武寧縣老城石家祠后院亂石堆中整理土地,無意間發現了一塊長方形石塊。涂兆慶有一個朋友,是時任江西大學歷史系的余明光老師。他看到了涂兆慶的這塊“石頭”后,覺得它並不“簡單”,就向武寧縣文化館進行了報告。由於當時歷史條件所限,文化館指派有關人員專門對此事進行調查。這塊非同一般的石塊及其所刻詩文的照片被立即送往北京,並送到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鼐的手中。

  “當時他們認為可能屬於鸚鵡螺,並要求轉送到我們南京地質古生物所進一步研究,這樣就轉交到了我的手裡。”該所陳挺恩研究員說。當時調查人員去上海找了很多黃庭堅的筆墨、文籍進行字跡對比,又去黃庭堅的故鄉江西修水查閱了家譜。最終証明該詩文是黃庭堅早期之作。而化石很可能是黃庭堅在1079年,也就是被罷免國子監教授之后其前往江西太和縣任知縣期間所得。“通過地質考察發現,那裡的確也有奧陶紀地層。”

  而至於為何這塊化石會在武寧縣被發現,陳挺恩介紹說,當時的調查人員查到,修水和武寧縣是“鄰居”,黃庭堅前往武寧縣一位陳姓朋友家中住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還給在修水的夫人寫了一封信。“這些事情在黃庭堅的家譜上都有記載,而在臨走的時候,黃庭堅將這塊刻有他筆跡的化石送給了這位朋友。”陳挺恩說。這塊化石深埋地下4.6億年,經過了9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一直被保存至今。

  黃庭堅是最早的“化石愛好者” 北宋時期就會加工化石

  這塊“中華震旦角石”並不算大,但由於刻有黃庭堅的詩文,它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塊被人類所收藏的化石標本。“黃庭堅也許就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化石愛好者’。”馮偉民館長笑著說,但這位“化石愛好者”並沒有太多的古生物知識,“從他的詩文可以看出,他對裡面的‘石筍’和石塊的年代都有很大的疑問。”

  雖然經過了900年的滄桑變化,但這塊化石仍然保存完整,而且表面非常光滑平整。“這更進一步証明了我國在北宋時期對化石的認識已經比較普遍,不但已有收藏化石的記錄,而且已經開始將化石制作成工藝品流傳於世。”馮偉民說。時至今日,“中華震旦角石”除了做科研用途外,常作為貴重禮品饋贈親朋,寓意消災驅邪和事業、生意興旺發達。因此,它是集觀賞、收藏和古生物研究為一體的珍品。

  還有一百多塊“菊石”展出

  菊石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南京菊石多見於湯山

  除了這塊“稀世珍品”化石外,“精品展”現場還展有一百多塊各種菊石。菊石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生存於中奧陶世至晚白堊世。常見的菊石的殼體以胎殼為中心在一個平面內旋卷,但是在展覽現場你會發現,這裡的菊石挑戰你的想象。

  從“個頭”上看,現場的菊石“跨度”很大。“我們現場最大的菊石直徑可以達到35公分,來自德國。”說著,馮偉民館長帶記者來到兩個放大鏡旁邊告訴記者,現場“個頭”最小的,要算這種同樣來自德國的“奧帕爾菊石”,它的直徑隻有一公分。菊石通常都是灰色的“皮膚”,但現場也有一種名為“后刺蹄菊石”,它的“皮膚”卻呈現出金屬的顏色。專家告訴記者,之所以會有金屬色,是因為黃鐵礦化了。黃鐵礦化的原因比較復雜,化石表面不同大小形態的黃鐵礦可能指示了不同的沉積成岩環境,有些可能會有微生物作用參與。

  現場記者還找到了一種“南京產”的菊石。它的名字叫做“副腹菊石”,出現在早二疊紀,也就是距今約3億年。它們的“個頭”普遍都比較小,密集地分布在石頭裡。“這種菊石多見於南京湯山地區,如此密集的分布可能說明當時的環境比較適合菊石的生活。”專家說。

  神奇而又頑強的“頭足類”

  挺過數次大滅絕,“稱霸”海洋,有三個心臟,血液為藍色

  其實,菊石、震旦角石等,都是“頭足類”。在古生物歷史上,“頭足類”可以算上是明星了。它是在地球上生活過的體型最大的、最凶猛的肉食性無脊椎動物。從4.68億年前出現,經歷了地球數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后,一直延續至今。現代的烏賊、章魚等都是它們的“后代”。

  頭足類在中生代時期最為豐富,“它的‘名氣’和同一時期的恐龍一樣大,是地球海洋中絕對的‘霸主’。”馮偉民說。頭足類被認為是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它的神經系統發達。具有高度發達的知覺和較大的腦,視覺敏銳。它另一個讓人感到驚奇的地方是它有三個心臟。它們的血液也很特別,靜脈血是淡藍色,而充滿氧氣時,則變成深藍色。

  ■延伸閱讀

  黃庭堅與蘇軾等人並稱“宋代四大家”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