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大背頭彌勒佛蒙羞退場 頭部"整容"被移走[圖]--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洛陽大背頭彌勒佛蒙羞退場 頭部"整容"被移走[圖]

近日,河南洛陽偃師龍華歡樂園新建的佛一尊“佛像”,因為貌似留著大背頭的彌勒佛,在網上引起熱議。據悉,洛陽龍華歡樂園位於洛偃快速通道,該佛像是該園正在安裝的一幢企業家雕塑,貌似彌勒佛。
2013年05月24日07:18    來源:華聲在線    手機看新聞


  5月22日,曾經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河南洛陽偃師龍華歡樂園新建的“佛像”在爭議中蒙羞退場后,如今,“大背頭彌勒佛”正在“整容”中,其頭部被移走。

    如果說這雕像是一尊純粹的彌勒佛像,樂園管理方願意在園區裡傳播、弘揚佛文化,並無不妥。如果說這是樂園或其他某企業已故創始人的雕像,那麼作為后來者,通過塑像紀念一下開疆拓土的企業元老,也沒什麼好說的。

  然而,尷尬就在於,這尊剛剛鑄起的“佛像”兼具彌勒佛與人的雙重屬性,人、佛兩樣一經混合,就顯得“非人非佛”、不倫不類。彌勒佛的形象大家都是熟知的,大腹翩翩、笑容可掬、慈眉善目,當然了,關鍵的一點,他還是光頭。那麼,那位所謂的企業創始人呢,按已經基本成形的塑相來看,可能是個“大背頭”,只是將他的形象特質與彌勒佛的袒胸露腹、蓮花寶座“嫁接”在一起,就陡增是非,讓人說不清,它究竟是“改頭換面的彌勒佛”還是“挺著啤酒肚的企業家”。

  不難猜想,這尊雕像的設計者對他心目中那位企業家充滿景仰緬懷之情,急於表達出企業家心胸寬光、海納百川、高瞻遠矚的高大形象,然而,表達方式卻選擇了粗放的“重新組合”,明顯是好心辦壞事,白白地浪費了大量的人財物時,整個雕塑缺少起碼的美感,更談不上什麼深刻的思想與內涵。

  一件作品的設計,不管是大樓還是雕塑,如何做到形神兼顧,如何通過恰到好處的“形”來展示“神”,讓其觀賞價值與實用功能完美統一,這是當下我們許多設計師都應當深入思考的課題。

  【民意爭鋒】

  看待歡樂金佛像 不如坦然一笑

  歡樂園裡果然從大門開始就讓人歡樂了一把。乍一看的話,游客肯定會覺得這座金光閃閃的“佛身人面像”有些好笑,有些混搭不配,甚至是不是有些不尊重佛教界人士的意思?但筆者卻認為,其實大可不必對這座長有頭發的創始人佛像吐槽,這一金佛像的建造完全合情合理。

  首先,作為企業創始人,想要讓自己的身影出現在園內完全是人之常情。有些企業的創始人就是比較喜歡宣傳自己,讓自己頻頻露臉,比如”霸王”就出現在自己的洗發水包裝上;陳光標的頭像也同樣出現在“好人牌”涼茶的罐子上。那麼這位創始人通過一定的方式在園內露個臉無疑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次,對於老板的“露臉秀”建造成這種風格,想必該歡樂園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而不是無底線的混搭。第一,佛身金像本身會給人一種吉利的感覺,作為企業方來說給老板建造一個“佛像”相當於是在給老板祈福、增添喜氣,這無可厚非。第二,仿照彌勒佛的笑臉來COSPLAY也能夠看做是一種笑臉迎客的表現,給來往的游客一進門時就帶來一種歡樂好笑的感覺,這無疑也符合了歡樂園休閑、歡樂的主題。

  所以,看待這座金佛像莫要將其過多地與宗教相聯系起來,不如坦然一笑。(文/金真)

  【新聞觀察】

  大背頭彌勒佛是中國富人的縮影

  大背頭彌勒佛之所以引起了群眾的反感,除了造型怪異讓人無法接受之外,對於早已深入人心的傳統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褻瀆也是讓人們無法忍受的。這讓人擔心,今天出現了大背頭彌勒佛,明天會不會就冒出來一個范冰冰版的觀音菩薩,后天又會不會出現鳥叔版的孔子。對於傳統文化,創新和弘揚都應建立在維護正統的前提下進行,否則對文化本身將是一種損害,任你建的再漂亮,群眾也不會買賬。

  而值得注意的是,大背頭彌勒佛其實並不是個案,它只是中國富人自己角色定位混亂現象下的一個突出事件。例如上海申花隊的老板朱駿,就在2007年的鹿特丹港口杯邀請賽上與利物浦隊的比賽中披挂上陣,並且在上半場踢了5分鐘。其開了球隊老板上場踢球的先例,鬧出了國際笑話。而他卻毫無羞恥心的在時隔五年之后又與阿內爾卡組成了“豬啊”組合,與阿根廷希望之星隊踢了比賽。

  筆者認為,朱駿的行為與大背頭彌勒佛實際上如出一轍。由於國內的富人們大多數是近三十年趕上了改革開放才致富的,他們致富的過程中既扮演了投資人,又當著經營者,甚至還是生產者。所以現代管理在他們那裡一文不值,他們樂於將自己投入到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中去,並不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

  而這種做法與理念帶來的最為典型的問題便是其身份定位不清。一方面,他們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權力邊界不清,他們既指揮部門負責人,又直接指揮辦事人,將部門負責人的權力弱化不算,還導致了人員工作的混亂。另一方面,他們投資者與管理者的身份不分,作為投資人卻屢屢直接干涉管理者的工作,甚至以鄉鎮企業家的腦容量去干預職業經理人的工作。這在國內一些球隊老板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替教練訓話的,替球員踢球的,無奇不有。

  此外,近幾年還涌現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內富人們對在社會責任上如何發揮自己的角色作用認識也不清晰。其中各類慈善活動尤為典型,慈善理應向著職業化、專業化的方向去發展,即職業的慈善工作者去從事專業的慈善工作。至於富人在慈善中應發揮的作用很簡單,“賺更多的錢捐更多的錢”。我們沒必要在慈善的過程中還要精心包裝一下自己,也沒必要自己親力親為的去做由別人來做會更好的工作。李連杰這方面做的就比較好,自從發起了壹基金之后,其工作便全權委托給了專業團隊,財務監督委托給了專業的審計公司。高度的專業性與透明化也使得壹基金快速發展,雅安地震的募捐款項甚至遠遠超過了其領導紅十字會,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因此,在大背頭彌勒佛背后,筆者認為中國的富人們需要的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他們更需要上一門如何不越界的課,讓身份各有所屬,而不是搖身一變成為全能的佛。我們應當認識到,富人的任性而不嚴肅行為缺乏約束,不僅對社會氛圍沒有好處,對民族企業的做大做強也是嚴重的威脅。(文/王亞煌)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