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約》改變了世界對非遺及其保護的認知--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紀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10周年

《公約》改變了世界對非遺及其保護的認知

本報記者  劉  陽

2013年06月17日09:16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今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通過10周年。為此,在正在舉行的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期間,作為非遺節的重要項目之一,紀念《公約》通過10周年大會也於6月14日至16日舉行。300余位專家參加了此次大會,並對《公約》通過10年來在世界非遺保護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經驗進行了總結。會議還通過了《成都展望》,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公約》締約國未來10年在非遺保護工作方面的發展方向提出願景和建議。

  《公約》改變了世界對非遺及其保護的認知

  自2003年《公約》通過至今,全球已有153個國家成為《公約》締約國。《公約》批約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和通過的文化領域的其他公約。

  在紀念《公約》通過10周年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公約》如此空前的批約速度恰恰體現了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符合人類的整體利益”的原則,體現了全世界人民對這一原則的一致支持,並認為國際合作是實現《公約》目標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前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鬆浦晃一郎指出,《公約》通過10年來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全世界對非遺及其保護的認知。“盡管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歷史和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但是由《公約》所引入的新的術語和定義卻成功取代了舊概念,並得到了全球性的關注。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也逐漸形成了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質的深層次的和全新的見解,這促使許多人擺脫過往觀念的束縛,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看待這一問題。”

  與會人員認為,在環境污染、戰爭沖突等全球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的今天,非遺的保護工作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公約》則為非遺項目的保護提出了一個終極目標。

  “《公約》是非常靈活的,它所構建的框架既有全球范圍內的普適性,也具有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國家具體特點的變通可能。每個區域、每個國家每天都在產生新的事物和新的現象,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經歷著變化。因此,《公約》的實施在每個國家層面都是非常具體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意義則是每一個締約國都努力投身非遺保護這項事業,並通過廣泛的國際溝通與合作推動它的發展。”來自巴西的社會和人類學專家安東尼奧·奧古斯特·阿讓特說。

  我國非遺保護體現了對人的充分尊重

  在紀念大會上,中國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分別就近年來中國在非遺保護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與參會代表進行了交流。

  據了解,中國於2004年批准加入《公約》,成為早期締約國之一。根據《公約》的原則和精神,中國政府啟動並完成了第一次非遺普查工作,建立了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國務院先后批准公布了三批共1219項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認定了四批1916名代表性傳承人,設立了15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命名了41家國家級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同時,管理部門還啟動非遺數字化保護,開展了數字化保護試點項目的建設以及全國數字化管理系統軟件開發工作。201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式頒布施行。

  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目前已有37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中國承辦首屆能力建設培訓班,在華建立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各國提供能力建設服務, 並創辦成都國際非遺節等大型文化活動,為世界各國在非遺領域的展示交流搭建良好平台。

  “這一系列努力充分印証了中國政府踐行承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決心,符合實現中華民族富強的願望,順應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願景。”趙少華說。

  王文章也表示:“近10年來,我國的非遺保護得到了有效推進,可以說,非遺保護在中國成績顯著,得到社會公眾高度認同。”他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非遺保護工作在國際范圍內普遍得到重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近年來中國對文化的認知、特別是對文化遺產的認知,更具包容性。“以人為本的社會,必然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我國對非遺的保護,適應了中國社會對人的整體發展日趨尊重這樣一種必然的要求。”

  《成都展望》強調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保護與利用的關系

  為期3天的大會在與會代表的充分交流與溝通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最終形成和通過了《成都展望》。

  《成都展望》指出,2003年通過的《公約》通過強調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在非遺的認定及保護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了一種全新模式。然而《公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在此基礎上,它呼吁各方對此予以高度關注,以確保公約能夠持續和健康地發展。

  它強調,建立在非遺基礎上的包容性教育的目標是讓所有人都具備在未來的世界中生存的技能。為此,包容性教育應該包括非遺所承載的知識等相關內容。它呼吁教育工作者、相關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承認,非遺在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的課程設置中佔據重要位置。

  《成都展望》認為,非遺在幫助社區、應對自然災害,尤其是在幫助受災社區、災后重建、恢復其社會結構和文化認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成都展望》還提倡要積極推進非遺保護,建立健全保護工作的有效機制,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它並不反對在不損害非遺項目原生性前提下的開發利用,但最重要的是必須確保其受益者是相關社區,它堅決反對改變非遺項目性質的過度開發和隨意濫用。

  此外,《成都展望》再次強調了維護非遺的存續仍將是《公約》的核心使命。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仍是傳承非遺的主力軍。它再次承諾要讓非遺為提升創造力、促進對話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作出更大的貢獻。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17日 11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