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作家海岩推出了最新作品《長安盜》,這是繼《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觀音》等優秀作品之后的又一力作。時隔五年,與海岩以往的“純愛”題材經典作品不同的是,新作《長安盜》是海岩之前不曾涉及的盜墓題材。
據海岩透露,新作《長安盜》故事源起《新聞聯播》報道過的一則真實案件,也是近年公安部破獲的一起特大盜墓案,內部稱之為“第一盜墓案”——唐敬陵石槨盜案。自己是受公安部的委托將此事件描述出來,但綜合考慮了許多,自己又習慣將答應的事情做好,於是有了這部長篇小說作品。
【人物簡介】
海岩,原名?海岩。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小說、散文以及劇本創作。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便衣警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篇小說集《死於青春》,並出版《海岩文集》(一至五卷)及電視劇本近百集。還著有《平淡生活》、《我筆下的七宗罪》、《煽》等大量文學作品。長篇小說《便衣警察》獲首屆金盾文學一等獎、電視劇金鷹獎、飛天獎、金盾獎﹔長篇小說《永不瞑目》獲中國第二屆人口文化獎﹔電視劇本《玉觀音》獲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編劇”﹔電視劇本《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獲第十三屆北京電視春燕獎“最佳編劇”﹔長篇小說《深牢大獄》獲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五周年征文佳作獎和金盾文學獎。2003年中國十大文化人物,2006年以3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16位,引發廣泛關注﹔此后連續兩年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足見其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作品】
面對讀者喜惡:起碼不是代筆
“西安有盜墓不奇怪,這個案件最特別的是墓主的身份和案件的破獲結果,”聊起新作故事緣起,做過很多前期調查研究的海岩很有發言權:“被盜的是唐玄宗最愛的女人武惠妃、史稱貞順皇后的墓,又稱‘敬陵’。”唐玄宗開元盛世20年,是中國古代最繁榮昌盛的20年,而這個時期中國最有權勢的女人就是武惠妃,也就是貞順皇后。用海岩的話說就是:“歷史上最浪漫多情的唐玄宗才是最專情的。”不可謂不諷刺。
海岩坦言,知道自己並不擅長寫大家看慣的“盜墓”,所以盡量避開短板,在擅長的方面狠下工夫:“無論是寫古代人物為爭寵和爭權奪利不惜手段地傾軋和殺戮,還是寫當下兩個年輕人單純的愛情(趙紅雨和武惠妃遇到的兩件事是完全兩個時代、兩個階層的),但對我們來說,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事——為了利益而結仇、而結盟——它是完全一樣的、平行的事。我一定要寫出當代人的情感、生活和價值觀。”
《長安盜》中充斥了大量金錢名利對抗道德文化的情節,給人很大的沖擊力和思考欲。海岩認為現代年輕人從出生到長大,整個社會都是一個逐利狀態,也覺得這個狀態天經地義,和他們那個時代的人是正好相反。面對當下社會現狀,海岩頗為無奈:“我們反感逐利,但是我們不能不逐利。”
談起讀者對新作的可能反應,海岩坦言自己對轉型與否並不關注,自己寫作很即興隨意,也不那麼在意大家對新作品的看法:“畢竟時代不同了,大家喜歡的東西都不太一樣,不能苛求。”
無論是聯系了整個唐代歷史脈絡的武惠妃和唐玄宗的故事,還是現實中紅雨和邵寬成的愛情,整個作品裡兩條故事線在盜墓案中的相互交錯發展,環環緊扣緊密的寫作風格,這些都是海岩特色所在。
談起作品創作和外界評價,海岩調侃道:“起碼讀者總會認得獨特的‘海岩式’寫作風格,知道我不是代筆。”說起寫作,海岩坦言,我所有的作品幾乎都不是蓄謀已久,都是臨時起義。我可以跟媒體說我不想寫了,可能過兩天又寫了。談及到現在為止,他的所有作品中,哪部是最滿意的?海岩說,都差不多,我覺得挺不好比的。我覺得一個母親如果有五個兒子,你讓她說老大滿意,老二滿意,她說可能不好說。可能老三是殘疾人,對他心疼更多。
【說法】
希望別人忘了我
海岩告訴我,有時候經常上街,有人說那是海岩吧!怎麼那麼難看啊!我心裡多難受啊。別人走在哪,夾個塞,隨地吐個痰都無所謂,讓人家看見海岩老師吐痰,這不好。我喜歡散淡的生活。可能我曾經剛出名的時候感覺到受人關注、受人尊敬的快樂,但是因為這個時間太長了。在現在這個時代名人翻篇太厲害了,你方唱罷我登場,過去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現在是各領風騷三五天啊!至少在作家這個圈裡頭,可以說我是紅得時間最長的,是在所謂一線作家、一線編輯。這個一線不是指好壞,是商業價值,我算最長的了,二十好幾年了——從1982年《便衣警察》開始到現在過三十年了。所以這個癮過也就過膩了。而且現在你發現很多沒有作品、沒有水平的人很紅,可能炒作一兩件事就很紅,我們不願意。我們那個時候多數人是你有水平,你的作品有水平,你就紅。你作品沒水平,你個人也沒水平,就不紅。現在真不是這樣的,從作家到演員,你看有時候很紅的電視劇,那個劇本很爛很爛,公認的爛,不是我一個人說爛,但是特別紅。有些宮斗劇,一些抗日劇,大家公認得爛,但是特別紅。所以我們覺得不紅也罷。
現在好多都屬於反著吵,自搞,然后就紅了,大家覺得很奇怪。這個是屬於這個商業時代的。比如說鳥叔很紅,但是你說他是因為有水平紅,這確實不是,是趕上時候了。或者是網絡上某一個語言就紅遍天下,你說那個語言有什麼水平?娛樂化的時代,你紅,在我的價值觀上就很低了。
當問及他是否宣布封筆時,海岩說,我說我寫和不寫我都不宣布,這是我個人的事,我也不能保証。我宣布了以后別人就說你封筆了,好像成為一個新聞。哪天我再復出,鬧不鬧啊?我個人是不希望成為別人關注的點,你最好把我忘了,這是我比較希望的一個生活狀態。
【故事】
個人要有個人的選擇
和海岩聊天很有味。當說及他的社會身份是很多,比如員工叫他?總,導演叫他海岩老師,記者媒體等都有其他的稱呼,他最喜歡自己作為哪一種身份出現?海岩說,我覺得跟不同的人可能希望有不同的身份。比如出版社或者讀者叫?總我就不是特別喜歡,比如我們員工叫我海岩老師我也不太習慣。就像一個人他既是父親,又是兒子,又是丈夫,又是一個職員一樣,他一定是面對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角色的。當爸爸的時候他就是爸爸,但是他在他媽媽面前,他不能說我就喜歡當丈夫或者是爸爸,不可能。我在我媽面前就喜歡當兒子。所以這些我都無所謂,主要看對誰。年輕人要是叫我海岩老師,我覺得很習慣,叫我海岩,我也很習慣,叫我小?我就不太習慣。但是很多老同志說,小?,那我也挺習慣。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海岩作為一個國企干部很低調,但作為一個作家、一個公眾身份,對自己的作品又高調,他是怎麼處理這種身份上的矛盾?海岩坦率地告訴我:我寫作,大肆宣傳,到這兒到那兒講課、露臉,參加各種發布會,我們單位人沒有意見,覺得那是你的私事。在國企的作為行為按照有關規定做就行了,在個人的生活按你圈裡的規則就行了。我不太喜歡高調是我個性的問題。我個性就是不太喜歡熱鬧,人多那種聚會,什麼活動,各種儀式我就不喜歡。但是很多人就喜歡。可能有的明星走紅地毯就很開心,我也不能說人家走得很開心不對,有的人願意秀一秀,我是不樂意秀,個人有個人的選擇,我覺得沒有對錯。
海岩的身份很多,他還是一個企業管理者,在企業管理的時候是一個理性的人還是個感性的人?我們來聽聽海岩的說法:以理性為主。天性上是感性的人,你看我寫的小說非常感性。其實更多人不把我歸在什麼公安作家、警匪作家裡,更多的歸為情感作家、言情作家裡。寫這些東西,你說他是很理性的作家,他怎麼寫?但是由於我多年以來在公安機關和大型國企等工作,我的職業訓練得我有了理性的能力,隻能是這樣說。
當說及海岩是一個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很要求真實和通透的人,他覺得作家是否是一種帶來真實的職業時,海岩謙虛地說,這是我追求的。從理論上講,作家是一種帶來真實的職業,它反映生活,反映生活的真實或者生活的本質。哪怕我寫的這個事是不真的,但是我反映了生活的本質。或者我從某一個角度給你提供了一個觀察生活的角度,這個是作家的一個職業責任。
(來源: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