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27日電(上官雲) 7月27日,女作家李黎的新作《半生書緣》發布會在三聯韜奮圖書中心舉行。在發布會上,李黎將她與茅盾、巴金等十二位知名作家的交往點滴娓娓道來。李黎說,這其中她最欽佩的就是楊絳,有才華,精通幾國語言,是最好的妻子和母親。
李黎是20世紀80年代第一批來到大陸的旅美作家, 1970年赴美求學,她在圖書館的一個小房間裡發現一書架的中文書,裡面竟然有許多在台灣看不到的“禁書”,作者多是五四之后著名的文學家。她像補課般急不可待的讀著,試圖彌補那個錯失的文學斷層。后因參加保釣運動,15年不得歸台。思鄉情切之余,她決定回大陸尋根。在范用先生的引薦下,她如願見到了這些文學大家。
1980年的冬天,她見到了茅盾先生。那個時候先生的身體已經不太好,可還是跟她談了許多,並為李黎題字。4個月之后,茅盾先生就過世了。現在那幅小小的字,還挂在李黎家的牆上。
李黎去拜訪丁玲的時候,丁玲住在友誼賓館。那時丁玲背痛難耐,為了堅持寫作,她的丈夫做了一個板子,上面鑽兩個洞,丁玲靠牆站著在上面寫。李黎說,得知這些的時候,她感慨萬分。
1979年李黎去了巴金先生的家裡。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盡管她問的問題很尖銳,巴金先生仍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讓年輕的李黎有了太多的感動。
李黎僅僅見過錢鐘書先生一次,后來本可再見,卻因為一封信的延誤錯失機會。李黎說她最欽佩楊絳,當丈夫去世的時候,楊絳說要在世間打掃戰場,整理丈夫的遺作,整理女兒的遺物。2008年的元旦,李黎又去看楊絳,楊絳還會打開那些書,一頁一頁的去跟李黎講述。
沈從文是李黎最喜歡的作家,也是最后拜訪的一位作家。當李黎看到他的時候,沈從文的身體活動已經不便。李黎曾經去湘西朝聖,她說,沈從文到年紀很大的時候都是一位很好看的老先生。
李黎就這樣逐次拜訪了這些仰慕已久的文學家們,那些人,那些曲折動蕩的文學年代,筆鋒裡潛沉著她深情的書寫,他們的文字,容貌舉止,在李黎至少一半的人生裡留下了涓涓的記憶。當年華過半,她將這些文字整理為《半生書緣》出版,縱然“人書俱將老去”,但李黎說,她仍然盼望這些關於人與書、情與緣的篇章,能夠成為“一個文學和文化的歷史見証,一個20世紀民族書寫的側影素描。”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