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演員黃秋生近日在微博中“發聲”。他用繁體字在微博中寫道:“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字居然過半人看不懂,唉,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此言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知名學者、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不認同黃秋生的說法,“黃秋生的謬論已經被吐槽,再談是抬舉他”。(《東方今報》7月17日)
簡體字利於傳播,繁體字寓意美觀,漢字的繁簡之爭由來已久,黃秋生的言論不過是為這種各執一詞的爭論添了一把柴。不過,透過黃秋生借字生情的微博言論,其以偏概全的邏輯硬傷顯而易見。
一是將繁體字視為正體字“正統論”。所謂“正體字”,應該是指“人類在特定時代及范圍內使用的符合標准或規范的文字”,而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的漢字沿革,從繁到簡才是漢字發展演變的總趨勢。即使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后,漢字也並沒有停止“變化”的腳步。以現行繁體字作為漢字“正統”不過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偽命題。
二是將刪繁就簡視為文明失傳的“死亡論”。華夏文明是一個涵義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多彩的文化概念,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繼承發展的動態過程,豈止一個民族文字就能涵蓋。將字形簡化解讀為文明簡略甚至引申為傳統“死亡”,無疑是無厘頭的杞人憂天。更何況,正是1956年的繁體字簡化,方便了百姓的識字寫字,這不僅無損華夏文明的傳承,更對國人文盲群體的縮小功不可沒。
至於說到音形義的漢字寓意,簡化字絲毫無損於造字的文化創意。誠然,簡化的“愛”字的確少了“心”,但保留“友”,何嘗不是對“友愛”含義的延續?雖然“親”字少了“見”,但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打電話、發短信又何嘗不能表達親情?還有,“小土為‘塵’”、“人本為‘體’”等的字體簡化,也同樣具有寓義於形的作用。其實,即便是從咬文嚼字的角度考量,隻要契合象形、會意、形聲等傳統造字方法,就不會迷失以字釋義的漢字魅力。
文字的最大功能在於其方便人類表達與交流的工具屬性,約定俗成才是文字規范的根本原則。糾結於個人偏愛和書寫習慣的繁簡之爭並無多大意義,關注華夏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才是重中之重。事實上,人們此次詬病黃秋生的崇繁貶簡,關注點也正是字形之外對文明的否定。正是“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的雷語,直擊得國人心痛。從這個意義上說,黃秋生的危言聳聽倒不失為值得思考的有益提醒。
應該說,包括仁義禮智信在內的民族傳統的淡化甚至扭曲,的確是當下社會的堪憂現實。把漢字繁簡口水之辯的功夫用在國人道德素質的提升,才不失為對華夏文明的真心傳承。如果文明“沒死”,我們就讓她發揚光大,如果確屬瀕臨“死亡”,我們更應同心協力讓她起死回生。張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