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遺址“出土”斯坦因的玻璃瓶:質地較差--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尼雅遺址“出土”斯坦因的玻璃瓶:質地較差

2013年07月28日08:19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尼雅之謎——19

  齊東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唐時期考古、歷史、文物、美術教學與研究。

  1906年12月,斯坦因來到樓蘭,他在古代遺址中意外地撿到一把鋼卷尺,對這一有趣的發現斯坦因啞然失笑,很快就斷定出這是前些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遺失的物品,他十分妥善地保管好帶回了歐洲,並親手還給了斯文·赫定。

  我也有一個有趣的發現。1995年10月23日下午1時20分,我在N14號遺址東約250米一處平坦、露出土地的地方聚精會神地採集文物,突然陽光反射到一件耀眼的東西,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個完整的玻璃瓶,當時讓我大吃一驚。憑我對古代玻璃的知識,斷定尼雅遺跡的時代范圍內,絕不可能有這樣的器物,可玻璃瓶卻實實在在擺在我的眼前。

  我撿起來開始觀察:玻璃瓶十分奇特,形狀是小口、高頸、直壁、扁體、平底。胎體透明而略帶淡紫色。翻過來,底部外表略有凸出,仔細一看原來是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分上下三層排列:第一層:B.WC°﹔第二層:LONDON﹔第三層:103。尼雅遺址為漢晉時期,此玻璃瓶顯然不是這一歷史時期的遺物。玻璃瓶制作不算精細,質地較差,也不是當代的玻璃制品,再根據玻璃瓶上的“LONDON”(倫敦)等字,看來非斯坦因的遺物莫屬,我也笑了。

  尼雅遺址於1901年被斯坦因發現后,他先后來過四次,曾重點挖掘了N13號、N14號遺址,營地正設在N14號遺址附近。這也算是尼雅考察的一個花絮。

  尼雅木簡

  尼雅發現的漢文木簡中有許多重要的內容,最為著名的要屬一件帶有年代的尼雅漢文木簡: 泰始五年十月戍午朔廿日丁丑敦煌太守都

  字數不多,卻具有無可置疑的特殊價值,因為“泰始五年”是西晉武帝的年號,為公元269年,這個明確的日期,至少是尼雅遺址年代的重要參考。

  尼雅還與於闐國等西域諸國來往密切,但各自相對獨立,交往入境要檢查証件,尼雅漢文木簡中出現當時稱之為“過所”的通行証件,上面記有人的年齡,面目特征及著裝。

  尼雅漢文木簡還記錄了一些復雜瑣碎的事物,如捕人、收債、貨物等,它們和文書混雜在一起,表現出中原王朝對此的控制不是單純的軍事佔領,還參與當地行政管理,形成尼雅的兩套行政組織系統。

(來源:廣州日報)

(責編:值班編輯、趙竹青)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