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三少被讀者打賞一億起點幣,折合人民幣100萬啊!”近日,網絡文學界因這筆巨額“打賞”再起風波。一位文學網站編輯告訴記者,讀者的“打賞”,網站在扣除相關服務費后,會折成現金返給作者。百萬打賞事件被曝出后,不少人擔憂,如此大額的“打賞”,勢必會將“打賞”變成比拼虛榮的工具。
舊時,藝人在街頭表演,看客看得興起,往往叫個好,然后扔些銅板。作為舊時盛行的風俗——“打賞”,如今在網上再度走紅。只是方式略有不同:看高興了,點個贊,投些起點幣。
記者從起點中文網獲知,該網站每周都會在網上公布讀者打賞排行榜,每年更有年度讀者打賞排行榜。1元人民幣等於100起點幣。化名“zxingli”的書友連續“打賞”唐門三少10次,每次打賞1000萬起點幣,總打賞金額折合人民幣100萬元。從網絡留言中可以看出,該書友今年60歲,追看唐門三少的小說已有6年,他打賞的理由是“獻給10年不斷更的日子”。記者調查發現,在文學網站,這樣高齡的讀者很少見,“打賞”者以90后居多,“打賞”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19歲的大學生張家怡昨日將自己的2700元壓歲錢全部用於“打賞”。
一位文學網站編輯告訴記者,讀者的“打賞”,網站在扣除相關服務費后,會折成現金返給作者。
狂熱的粉絲給網絡文學帶來巨額利潤,但也引起質疑和關注。百萬打賞事件被曝出后,不少人擔憂,如此大額的“打賞”,勢必會引發粉絲之間的斗氣行為,將“打賞”變成比拼虛榮的工具。
對於粉絲的“打賞”,知名網絡作家驍騎校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讀者願意消費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正面引導,我從不鼓勵讀者在正常訂閱之外額外花錢。尤其是遇到一些極端的情況,比如年輕不懂事的讀者典當手機、賣血、賣腎換錢就為‘打賞’斗氣愛慕虛榮。如果這樣,這錢我們拿著心虛。”
湖北網絡文化協會文學分會會長王曉英則認為,網絡文學的繁榮並不拒絕打賞,關鍵在於,讓真正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及其作者從中獲益,讓更多的人願意為網絡文學發展盡其所能。
(來源:西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