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張鳳《哈佛問學錄》將出版 書寫哈佛百年華裔文化史

慕文

2014年11月19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圖為華人作家張鳳

  32年前,作家張鳳隨丈夫黃紹光博士來到哈佛大學,后來她進入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目組工作,開始了研究哈佛大學百年華裔精英的漫漫長路。其間,她寫就了關於哈佛的一系列書籍,並被評論家稱為海外華文作家書寫哈佛第一人。

  百余年前,華人精英把第一堂中文課搬到哈佛的校園﹔如今,哈佛華人教授的影響力越來越大。2005年后,文化學者李歐梵創立了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張鳳成為了工作坊的主持人。以哈佛為基地,該組織繼續為學者提供交流平台,將華人學者的漢學研究與哈佛緊緊相連。

  她坦言,身為一名女性,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目組工作之余,在家庭中也擔負著扶老育幼的責任。在寫《哈佛哈佛》、《哈佛心影錄》、《哈佛緣》的那些年,她不僅要教育3個孩子,還要照顧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因此下筆很緩慢。“但寫得慢也還要寫下去”,她說,自己常常待高齡的母親和孩子睡覺后,自己又坐回書桌前動筆寫書。

  “那個年代,大家最願意寫政治、經濟領域的重要人物,對文化精英關注甚少,看上去文化人物處於弱勢地位”,她認為在哈佛治學的華人文化學者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貢獻很大,值得每個華人所知曉,於是,前輩精神成為了她寫作的源泉和動力。

  張鳳學歷史出身,且在圖書館工作,對於文獻信息的搜尋和整理非常在行。她在與文化學者交往的過程中,漸漸與他們成為師友,近距離了解學者的品性。此外,她開始下工夫啃讀他們的著作,“讀他們的書用了很多年,隻有讀透后才能下筆,而且在交友過程中,也了解到各位學者不為人知的一面”。

  十多年的書寫過程,張鳳也經歷著艱辛與痛苦,可是她說,每每想到百余年來在哈佛的華裔學者以自己樂觀的精神應對自己的后半生,他們面對失意時,用奮起走向光明和成功,自己就受到了激勵。

  “哈佛的華人精英都非常積極看待他們的人生,寫到他們的人生經歷,就會覺得我們個人的所謂痛苦太輕”,張鳳說,堅強面對人生中的逆境,是哈佛的中國學者呈現出來的風貌,深沉博大的中國文化是他們超越痛苦的智慧,最終,中國文化才是歸宿。

  張鳳帶著她的研究成果——即將在大陸出版的《哈佛問學錄》橫跨大洋前往中國,讓中文世界的讀者更多地了解漢學在哈佛大學的發展。如今的哈佛已經成為張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說,哈佛華裔學者,在百年間教化了西方,豐富了哈佛和世界的歷史,而與哈佛華裔學者的師友情讓她對這所歷史悠久的學府有了更多的熱愛。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