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左)、藍天野(右)在話劇《冬之旅》的舞台上。楊楊供圖
“我夢見繽紛的野花,那是五月的花朵﹔我夢見翠綠的草地,到處有鳥兒在歡歌……窗外的樹葉何時才能變綠,我何時才能見到我的愛人。”在舒伯特套曲《冬之旅》中《春天的夢》歌聲裡,藍天野、李立群扮演的兩位老人從一件無法釋懷的往事走入人生的深處,痛苦、憤怒、掙扎、忘卻、釋懷……當劇中人漸漸發現沒有一種情緒能夠左右人的一生,懺悔與寬容都已變得不再重要,人們最終要找尋的便是屬於自己的心靈歸宿。1月15日晚,話劇《冬之旅》在保利劇院上演,本報組織了20名讀者觀看該劇的演出。無論是老戲骨的精彩表演,還是該劇所呈現出的豐富層次,都讓《冬之旅》呈現出一種“高大上”的演出格局。對此,滿分10分的觀劇問卷調查中,該劇獲得了9.2分的高分。
京華時報記者楊楊
藍天野擺脫溫文爾雅
習慣了看藍天野舞台上溫文爾雅的知識分子形象的觀眾,此次在話劇《冬之旅》的舞台上會感到意外。劇中的藍天野是一個在痛苦的漩渦裡掙扎、沒有釋懷的老人。一開始,藍天野扮演的老金在聽舒伯特的歌曲,這是能夠帶給他心靈慰藉的靈魂伴侶,他是平靜的,但是這種平靜帶著一種無奈的麻木。隨著李立群扮演的陳其襄的到來,老金緊繃的神經瞬間被觸動,之后他開始不斷地諷刺、挖苦陳其襄,他的肢體動作也隨之顯得夸張。老金從最初的壓抑、克制變成狂躁、憤怒,但是他從對陳其襄的聲討中慢慢釋放了自己。該劇接近尾聲時,老金得了癌症,但是他卻由此逐漸恢復了心靈的自由,對陳其襄說了一句:“我愛你。”一個老人對於另一個老人的表白,沒有人覺得突兀、矯情、做作,就如同生命的自然流淌,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令觀眾非常感動。對於藍天野的表演,有15名觀眾表示很感動,3名觀眾表示很精彩,另外兩名觀眾感覺很意外。
李立群讓人悲喜交加
李立群扮演的陳其襄也是一個內心承受著巨大痛苦的人。他由於自己年輕時犯下的錯誤而耿耿於懷,他一次次地用盡方法想取得老金的諒解。此時,李立群以往在舞台上所展示出的喜劇特點也顯示出來。在這個充滿悲傷基調的作品中,李立群的舉手投足卻常常讓觀眾發笑,但是笑過之后又讓人陷入更強烈的悲傷。
陳其襄糾結著,希望從對方那裡得到解脫,但盡管老金說了無數次的“我原諒你了,我不生氣了,這件事我不會說出去”,都因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無果﹔后來陳其襄通過回憶錄的形式把所有的事情說了出來,也仍然不能輕鬆。最后,陳其襄得了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他仍然記得這件事情,反復追問老金:“如果犯罪不可饒恕,那麼不饒恕是不是也是犯罪?”李立群把這種無助、自責以及糾結、拼命擺脫的狀態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到十分心塞。對於李立群的表演,有10名觀眾認為非常生動,5名觀眾認為非常精彩,還有5名觀眾認為展示了他的舞台功力。
《冬之旅》歌曲溫暖舞台
話劇《冬之旅》題材沉重,但是卻帶給觀眾一種多層次的心理體驗。對於犯過錯誤的人是否應該被原諒,該劇最終並沒有給出答案。在這場生命之旅中,劇中人最終也沒有找到打開心結的鑰匙,但這也並不妨礙他們在最后獲得了安慰。觀眾最終也不再糾纏老金是否真正原諒了陳其襄,不再糾結陳其襄是否真正放下了往事。相反,人們被這場雖然辛苦但卻充滿價值的生命旅程感動得熱淚盈眶,生命的意義躍然舞台之上。對於該劇的劇情,有12名觀眾認為很深刻,6名觀眾認為很沉重,2名觀眾認為很豐富。
除此之外,該劇在舞台中央放置了一架鋼琴,一位年輕歌者在劇中反復演唱著《冬之旅》的歌曲,將一個沉重的話題處理得十分詩意,也讓該劇呈現出一種溫暖的基調。
■觀劇
1.劇中哪一幕場景給您印象最深?
A.陳其襄第一次看望老金6人 30%
B.老金生病后陳其襄探望 4人 20%
C.兩位老人打電話3人 15%
D.結尾處陳其襄燒掉信件7人 35%
2.您覺得該劇的台詞使用?
A.很生動 4人 20%
B.很准確 8人 40%
C.很深刻 6人 30%
D.沒感覺 2人 10%
3.您認為該劇的劇情?
A.很完整2人 10%
B.很感人8人 40%
C.很深刻 8人 40%
D.很拖沓2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