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浙江衛視人文節目全新起航 為主持人轉型提供新思路

2015年03月23日09:01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浙江衛視人文節目全新起航

  主持人李?出外景工作。

  2015年3月16日,浙江衛視推出8集系列人文紀錄片《一本書一座城》,這也是浙江衛視繼成功推出《人文深呼吸》、《華少愛讀書》、《中華好故事》等精品人文節目之后的又一力作。在這一檔制作費用並不太高的節目中,觀眾看到了主持人兼制片人李?的堅持,也為大家思索已久的主持人轉型蹚出了一條新路。   

  浙江衛視力推人文精品

  在一些觀眾看來,浙江衛視最亮眼的似乎是《中國好聲音》《中國夢想秀》、《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目,其實浙江衛視的人文節目也一直是強項。從《人文深呼吸》到《華少愛讀書》再到《中華好故事》,浙江衛視的每一次人文大片的推出,都能在業內引起不小的反響,令同行注目。

  據浙江衛視總編室副主任許繼鋒介紹,2015年新年伊始,集團王總提出了浙江衛視在內容品牌建設上“美(立)富強”新目標(新聞立起來,人文美起來,電視劇富起來,綜藝強起來),其中“美”就是指“人文美起來”,人文美台,以高質量的人文節目提升浙江衛視的熒屏形象和品牌影響力,《一本書一座城》正是對這種美學訴求的一次有益嘗試。而《一本書一座城》與《中華好故事》相呼應,這就是浙江衛視“人文美起來”的一道特別風景。

  人文節目在浙江衛視能成氣候,許繼鋒坦言是緣於浙江衛視對這類節目有著特別的情結和寬鬆的環境。從《人文深呼吸》到《華少愛讀書》再到《中華好故事》,浙江衛視對於此類節目從來沒有收視率方面的考量,隻在乎有沒有做出“特殊的美感”。而《一本書一座城》許繼鋒認為是達標的,“80后主持人擔任制作人的個性之美、在行走中思索城市品質的思想之美、國際化紀錄片團隊呈現的影像之美。這‘三美’會給大家強烈的美學刺激。”

  《一本書一座城》在行走中讀書

  《一本書一座城》中,李?擔綱制片人和主持人兩重角色,甚至還客串起了導演。節目中她循著書香,循跡倫敦、巴黎、柏林、北京、上海、杭州、香港、台北這8座城市,分別以一本書為契機切入這座城市,去探索城市裡人的故事,去審視產生這部作品的城市空間及其歷史文化。

  李?具備留英背景,她說讀書時在歐洲游歷,經過那些著名的景點時常想,有一天我能回來拍它們就好了。一個讀書時的夢想,在今年終於成真。這部紀錄片的類型和一般的讀書節目有著本質區別,很多讀書節目都是靜態的,主持人呆在書房或是演播廳就把節目錄完了,而《一本書一座城》卻是動態的,李?認為這應當是一檔“讀書+行走”類節目。

  做有關書的節目,李?坦言是希望在浮躁的時代,大家能養成一種安靜閱讀和獨立思考的習慣。說到閱讀,李?說她不讀暢銷書和勵志書,“因為它只是把我知道的事用我不知道的話說出來”。而且她也不大用社交媒體。“微博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在朋友中傳播,發發感慨,晒晒心情,我沒有這種習慣﹔另一種是關注名人微博,同聲相求。在簡潔、現成的語言中找到解答,看似是走了捷徑,把握了趨勢,但久而久之,造成智識上的懶惰,不假思索輕易接受罐頭思維。我更願意進行一些主動閱讀,看一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李?說,書裡的世界很大。“它可以讓我在別人的筆下發現自己,讓我對人性有一種縱深的理解,可以滿足我對這世界不止的好奇。”

  《一本書一座城》是李?第一次獨立制作節目,雖然各方面的壓力很大,但她最開心的是浙江衛視的領導沒有給她任何收視的壓力,“台領導一直給我解壓說,你大可自由發揮,隻管往好裡做,不要管收視率。所以不是商業角度上的收視壓力,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分享。”

  低成本高品質大挑戰

  雖然得到了台裡的大力支持,但節目在國外拍攝,花錢的地方太多,怎麼樣用較低的花費,做出高品質的節目,這是李?要費心的一件事情。為了拍攝《一本書一座城》,李?動用了個人的幾乎全部資源,依賴互聯網實現了“跨區域合作”:導演是留美在讀博士,海外制片是精通五國語言的留法在讀博士,剪輯師是中國香港留英碩士,找到的各個助理也都是留英、留法、留德各國電影學院裡的高材生。李?坦言大部分時間她都在“刷臉”,“尤其是朋友中間,都以友情價親情價在一起做事,每到一個國家,都是當地朋友來幫手。無奈那些都是學者教授。比如拍巴黎的時候,簡直就是知識分子來出體力。法國國家博物館的教授朋友幫我們看管三腳架。大學教授(片中採訪人物杰羅德)的兒子幫忙做制片。每天進巴黎聖母院的不計其數,門口一直排長隊,於是我的朋友(片中採訪人物瑪麗露絲)大清早幫我排隊,這樣我可以分身先去拍點別的鏡頭。”

  為了把錢花到最重要的地方,李?有很多妙招,“首先不找中介旅行社,自己訂票訂車訂酒店,省卻中間費,主要在國外念書的人都這種習慣,自己打理自己的一切,包括出行。估計旅行社都很恨我這種人。”而最管用的一招就是她一個人身兼多職,“在歐洲拍攝的時候,沒有化妝師,就自己生活妝對付一下。沒有專職助理,是每到一個地方找當地助理,這樣省出一個人的機票和住宿。自己做國際制片,和當地制片一起安排拍攝行程照顧大家生活。在車上就是小睡或准備採訪。可能剛剛還在給大家買咖啡,跟當地制片交代餐標,一扭頭就要站在攝像機前出鏡,完全顧不上服裝頭發妝容美不美。”

  一人擔綱多個工種,李?說免不了有沖突的時候,比如制片人和主持人角色的磨合。“在倫敦的前兩天,我出鏡的感覺很糟糕,拍的時候我心裡都在想著攝像,想著機位,有沒有拍到我想要的,還想著后勤等等,完全沒法專心提問。后來才好起來,學著瞬間進入角色,轉換位置。”

  為主持人轉型提供新思路

  隨著一系列真人秀節目的興起,主持人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如果說像《爸爸去哪兒》這樣的節目,主持人還能串個場、布置個任務的話,浙江衛視的王牌節目《奔跑吧!兄弟》中就完全沒有了主持人的位置,同類真人秀節目也莫不如此。

  主持人之於節目,到底還有多大的價值,也引來了業內的思索。之前,浙江衛視“一哥”華少發的一條《主持人還有將來嗎》的長微博激起了不小的波瀾。華少在長微博中感慨,當前隨著各種電視綜藝節目大火,好像紅的節目已經不需要主持人。而且,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可能會火的各種電視節目,也都不需要主持人了。華少調侃說“曾經主持人太好混了,而今天遭報應了”。對主持人的生存之道,華少的主張是,“有態度,有自己的價值觀,才是主持人的生存技能”。

  而李?做《一本書一座城》,則給主持人的轉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個性和所長,深度介入甚至操刀制作有訴說的節目。李?說她從來沒有把自己單純定位成主持人,在她看來,主持人就是把集體創作出來的東西轉述給大家,主持人從來都不應該是主角,而她是希望能把自己所愛所思所想分享給大家。“《一本書一座城》,雖然辛苦一點,可以去遠方,在別處,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然后可以相對更完整一點表達我自己的想法,這是最大的滿足。”

  對李?此次的跨界轉型,浙江衛視總編室副主任許繼鋒表示這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對於浙江衛視來說,主持人也是社會化資源,我們會給主持人自由生長的空間,浙江衛視的主持人不光隻會主持,還要去跨界吸收養分”。浙江衛視品牌宣傳部主任朱挺也表示,從2013年開始,浙江衛視在主持人跨界轉型上做了許多品牌包裝和宣傳嘗試,將宣傳推廣的視角集中在主持人自身個性上做延伸,《一本書一座城》的問世正是浙江衛視鼓勵主持人個性化發展的產物。未來這樣的例子也許在浙江衛視會出現得越來越多。(記者許青紅)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