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小行星被命名"姚貝娜" 演藝界名人命名並不常見

張聰

2015年04月10日08:48    來源:楚天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圖文:一顆小行星命名“姚貝娜”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訊

  昨日,有多家媒體報道稱,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4月4日出版的小行星公告,第41981號小行星被命名為“姚貝娜”(Yaobeina),這顆小行星,由香港天文學家楊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發現。而在此前,楊光宇還用香港導演徐克的名字,為另一顆小行星命名。“姚貝娜”為什麼會成為小行星的名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本地天文學專家,為你揭曉這個來自星星的秘密。

  喜歡她 真的成追星了

  小行星“姚貝娜”肉眼看不見

  據悉,這顆被命名為“姚貝娜”的小行星,其運行軌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呈橢圓形,它不可被肉眼所見,隻能通過望遠鏡觀測,而它的運行軌道,直到今年3月9日才被正式確定。

  昨日,記者從由國內天文愛好者更新維護的“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中文”微博看到,天文愛好者給出的截圖中,有關這顆小行星的命名NASA是這樣介紹的,“姚貝娜(1981-2015),一位才華橫溢又充滿勇氣的中國女歌手,曾因在流行音樂方面的成就屢獲獎項。她有一首著名的歌叫做《心火》,講述的是她與乳腺癌抗爭的故事。不幸離世后,她捐獻出了自己的眼角膜。”

  姚貝娜真的變成“星星”了!粉絲們因這則消息雀躍不已,不少人表示,“以后想你,真的可以看看天空上的星星,因為那裡有一顆星,名字就是你。”

  本地專家詳解

  小行星命名須由發現者提出

  把小行星定名為“姚貝娜”,該由誰提出?昨日,湖北天文學會副秘書長孟憲有在接受楚天都市報採訪時表示,小行星的命名必須由其發現者或發現機構提出,“用什麼名字,那就看他們的個人愛好了。多數是用名人人名、地名、城市名或學校名命名,算是比較五花八門的。”他表示,小行星命名總的來說,還是以名人人名居多。

  不少網友留意到,這顆小行星在2000年就被發現,為何到今年才申請用“姚貝娜”命名?孟憲有解釋稱,小行星首先需要經過多年長期觀測,計算好其軌道路線才算“確定”存在,“沒有確定時它有一個臨時編號,等到確定后,發現者才可以給它永久命名。”而這個名字一旦被國際天文聯合會確認認証,就不會再更改了。

  在孟憲有看來,名人小行星實在很多,尤其是科學界名人,比如李政道星、錢三強星、袁隆平星、陳景潤星等等,但以演藝界名人的名字給小行星命名的,並不是很常見,“從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與日月爭輝了,很榮耀的事情。”

  數數那些明“星”吧

  接受採訪時,孟憲有特意強調,以演藝界名人為小行星命名,在小行星命名案例中並不多見,那麼,有哪些明星已經“冠名”了小行星呢?

  林青霞星:2000年,一位天文愛好者發現了一顆后來被編號為38821的小行星,這也是他在美國發現的第四顆小行星。

  金庸星:2001年命名,編號為10930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員發現,天文學家工作十分辛苦,每當天氣不好看不到星星時,大家就一起聊金庸的書。由此,在他們發現這顆小行星后,決定以“金庸星”為其命名,並得到了金庸的贊成。

  鮑德熹星:鮑德熹憑《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2006年,以他命名的小行星獲批准,編號為34420號。

  徐克星:編號23258,跟姚貝娜星一樣,發現者同為楊光宇。徐克也成為第一個獲得小行星命名的香港導演。

  周杰倫星:編號為257248。這顆小行星由台灣高雄天文學會蔡元生等4人在2009年發現,因為他們都是周杰倫的粉絲,2011年,他們宣布用周杰倫的名字來為這顆行星命名。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聰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