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的兒子陳大愚 本組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本報訊(記者 郭佳)就在“星二代”大舉浮出水面之時,一直隱身在大道喜劇院喜劇培訓班,參演了《陽台》、《托兒》等陳氏經典喜劇的陳佩斯之子陳大愚,昨天才首次與父親以父子身份公開亮相——在即將於5月15日在世紀劇院小劇場上演的新戲《鬧洞房》中,陳大愚集編劇、導演於一身,而父親陳佩斯則出任藝術總監一職。
《鬧洞房》脫胎於第四屆北京喜劇藝術節劇本征集中的優勝作品,陳大愚用三個月的時間三易其稿進行了改編,講述了一對無房裸婚的新人,為騙過丈母娘欲“借”洞房辦喜事,其間卻陰錯陽差、漏洞百出的故事。留學美國、加拿大,2012年回國后便進入大道喜劇院邊排邊學的陳大愚,此次是第一次獨立創作,之前他一直是被父母雪藏的狀態,其他演員接受採訪,他不出鏡還負責買水﹔爸爸執導電視劇,他當導演助理兼跑龍套演演“背影”。陳大愚曾經說,“爸爸沒有刻意壓我,但他的能量太大,往那一站就霸氣外露,所以我的性格比較悶,但心裡也特別抗壓。”
昨天,當他面對鏡頭第一次站在父親身邊時,一句“我有自信”卻換來父親陳佩斯略有調侃意味的“他有自信可我不放心”。陳佩斯說,“他們排練我都是偷偷來,坐在最后一排,實在忍不住就上去給他們說說,前兩天有一次我給他們說了一天戲,回家歇了兩天才緩過來,所以搞教育不僅不容易,更容易讓人抓狂。”
在外人看來,當年陳佩斯與父親陳強的父子組合留下了太多喜劇佳話,但陳佩斯卻說不打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和大愚的狀態其實都是當年我和父親身上曾發生過的,我想下一個或下下個戲,可能就會打起來。”而陳大愚則表示,“碰到這樣的事一般都是我理性地說服他。”經過兩代人的摸索,陳氏喜劇近年來已經上升到理論層面,陳佩斯也毫不諱言兒子此時進入的幸運,“說實話,我嫉妒他,當年我們是盲人騎瞎馬,而現在我們是兩代人的經驗悉數給他。他能借我的力是好事,我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我對所有有喜劇理想的年輕人一視同仁。”也正因如此,2012年陳大愚回國時,陳佩斯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兒子,“做喜劇沒在舞台上滾過就沒有發言權”,而陳大愚也不負眾望,在大道喜劇院同“優衣庫”攜手推出的“喜劇優青年”計劃中,在由三千多觀眾參與的“觀眾最喜愛的喜劇角色評選活動”中,他成了獲得殊榮的六大喜劇角色之一,昨天更是從父親手中接過了獲獎証書。